jì jiāng nán zhú kè
寄江南逐客
cuì diàn chū qīng shǔ bàn xiāo piē lián sōng yùn sòng qīng biāo |
翠簟初清暑半销 撇帘松韵送轻飙 |
shā tíng lù yǒng qín shū rùn shān guō yuè míng zhēn chǔ yáo |
莎庭露永琴书润 山郭月明砧杵遥 |
bàng qì lǜ tái míng xī shuài rào yán hóng shù zhī xiāo shāo |
傍砌绿苔鸣蟋蟀 绕檐红树织蟏蛸 |
bù xū gèng zuò bēi qiū fù wáng càn cí jiā bìn yǐ diāo |
不须更作悲秋赋 王粲辞家鬓已凋 |
《寄江南逐客》古诗词释义:
这首《寄江南逐客》由唐代诗人韦庄创作,是一首寄情于远方友人的诗歌。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翠簟初清暑半销, 撇帘松韵送轻飙, 莎庭露永琴书润, 山郭月明砧杵遥,**
- **翠簟初清暑半销:** 绿色的竹席刚刚感到清新,暑气已经消去一半。这里描绘了一种夏末时节,暑热渐退的凉爽氛围。
- **撇帘松韵送轻飙:** 拂动帘幕,松林的风声轻拂而过,带给人一种微风拂面的舒适感觉。
- **莎庭露永琴书润:** 在莎草庭中,露水持续湿润,琴和书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加显得滋润,象征着心境的宁静与文雅的生活状态。
- **山郭月明砧杵遥:** 山城边,月光明亮,远处传来捣衣的声音,这种场景常用来象征远离家乡的思乡之情。
**傍砌绿苔鸣蟋蟀, 绕檐红树织蟏蛸,**
- **傍砌绿苔鸣蟋蟀:** 绿苔环绕着台阶,蟋蟀在其中鸣叫,这种声音充满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 **绕檐红树织蟏蛸:** 红色的树环绕着房檐,蜘蛛在树间织网,画面生动而富有自然之美。
**不须更作悲秋赋, 王粲辞家鬓已凋**
- **不须更作悲秋赋:** 意思是不必再写哀叹秋日的诗篇。这是一种委婉的表达,暗示诗人认为即使到了秋天(比喻人生的老去),也不必过于哀伤。
- **王粲辞家鬓已凋:** 引用了东汉末年诗人王粲的故事,他辞别家乡赴任,后来鬓发已白。这句诗表达了对远方友人虽年岁已长,但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不因岁月流逝而感到悲哀。
这首诗整体上充满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寄江南逐客》古诗词赏析:
韦庄的《寄江南逐客》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景象描绘的诗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生动的江南晚秋图景,既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也隐含着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翠簟初清暑半销”,描绘了夏天逐渐消逝的景象,翠绿色的凉席让人感到清凉宜人,暑气也在不知不觉中减少。这里的“暑半销”既是对季节更替的描述,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为整首诗的氛围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的“撇帘松韵送轻飙”,描绘了风的轻柔吹动竹帘,松林的摇曳之声仿佛在送走微风。这里的“松韵”和“轻飙”都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命,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同时也暗示着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氛围。
“莎庭露永琴书润”则将视角转向了庭院,露水的滋润使得草地上(莎庭)的景色更加清润,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还暗喻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平和。琴书润暗示了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悠闲地弹琴读书,享受着内心的宁静。
“山郭月明砧杵遥”这一句通过山郭、月明、砧杵的描写,构建了一个朦胧而深远的画面。山郭指的是依山而建的小城镇,月明则描绘了明亮的月色,砧杵则是古代妇女捣衣的声音。这一场景不仅展示了江南的夜晚之静谧,也蕴含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庭院中的自然景象,绿苔和蟋蟀的鸣叫,红树与蜘蛛的交织,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秋日庭院。这里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也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界的感慨。
最后,“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则以历史人物王粲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慰藉和对未来的乐观。王粲曾因辞家而作悲秋之赋,韦庄通过这句话暗示,不必再为季节的变迁而悲伤,人生总有离别,但不必因此而消沉。这句话也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综上所述,韦庄的《寄江南逐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不仅展现了江南秋日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自身处境的深刻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蕴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