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luò yáng yín ( shí dà jià zài shǔ , cháo kòu wèi píng , luò zhōng yù jū zuò qī yán )

洛阳吟(时大驾在蜀,巢寇未平,洛中寓居作七言)

作者:韦庄 
zhāng huá tái xià cǎo rú yān     gù yǐng chéng tóu yuè shì xián
章华台下草如烟   故郢城头月似弦
chóu chàng chǔ gōng yún yǔ hòu     lù tí huā xiào yī nián nián
惆怅楚宫云雨后   露啼花笑一年年

《洛阳吟(时大驾在蜀,巢寇未平,洛中寓居作七言)》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庄之手,名为《洛阳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盛世的追忆和对当前动荡时局的感慨。以下是逐段解释:

1. **章华台下草如烟, 故郢城头月似弦**
这一句描绘了洛阳郊外的自然景色,以“章华台”和“郢城”作为背景。章华台和郢城都与楚国有关,这里可能是指代过去的辉煌和繁荣。草如烟形容草色浓密,仿佛在晨雾中轻盈飘动;月似弦描绘月色柔和,像新月一样细长。这样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暗示了过去与现在的强烈对比。

2. **惆怅楚宫云雨后, 露啼花笑一年年**
这一句中的“楚宫”通常与楚国的宫廷联系在一起,这里可能象征着过去的繁华和盛世。而“云雨”则是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男女欢会的隐喻。整体意思是在描述楚国宫廷热闹喧嚣之后,那些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只留下空旷和回忆。同时,以露水的“啼”(拟人化,暗示悲伤)和花朵的“笑”(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丽)对比,表达了一种岁月无情,春去秋来,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感慨。一年年的循环,仿佛在提醒世人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界的永恒循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盛世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时局动荡的担忧。它既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历史变迁和世事无常的深刻反思。

《洛阳吟(时大驾在蜀,巢寇未平,洛中寓居作七言)》古诗词赏析:

韦庄的这首《洛阳吟》是他在洛阳居住时创作的一首诗,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反思。这首诗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韦庄所处的时代正值五代十国时期,国家动荡,社会变迁,诗中提到的“大驾在蜀,巢寇未平”反映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不稳定。诗题中的“洛阳”,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文化中心之一,见证了无数王朝的兴衰更替。通过这首诗,韦庄不仅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溯,也隐含了对当下的忧虑。

### 意象与情感
1. **“章华台下草如烟”**:章华台是楚国的宫殿,这里用“草如烟”描绘其荒芜,象征着繁华不再、盛衰无常。
2. **“故郢城头月似弦”**:郢城是楚国的都城,用“月似弦”形容,既展现了一种宁静、淡雅之美,也暗含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
3. **“惆怅楚宫云雨后”**:这里的“楚宫云雨”可能指代楚国的盛况,而“云雨后”暗示着兴衰更迭之后的失落与惆怅。
4. **“露啼花笑一年年”**:这一句通过对“露”和“花”的拟人化描写,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同时也寓言人生的无常与流转。露水和花朵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它们每年重复着同样的变化,引人深思。

### 诗歌风格与表达手法
韦庄的这首诗风格深情而略带悲凉,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他的语言雅致,情感真挚,善于利用意象来表达深沉的情感,使得这首诗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出韦庄独特的诗歌风格。

### 总结
《洛阳吟》通过丰富的历史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不仅是一首描绘洛阳景象的诗歌,更是一幅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人生的感慨之作。韦庄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笔触,展现了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挣扎,同时也传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和对未来的期望。

韦庄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