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qīng hé xiàn lóu zuò

清河县楼作

作者:韦庄 
sì nián lóng yù shǒu é méi     tiě mǎ xī lái bù bù chí
四年龙驭守峨嵋   铁马西来步步迟
wǔ yùn wèi jiào yí hàn dǐng     liù tāo hé bì dài qín shī
五运未教移汉鼎   六韬何必待秦师
jǐ shí luán fèng guī dān quē     dào chù wū yuān cóng bái qí
几时鸾凤归丹阙   到处乌鸢从白旗
dú bǎ yī zūn hé lèi jiǔ     gé yún yáo diàn wǔ hóu cí
独把一樽和泪酒   隔云遥奠武侯祠

《清河县楼作》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名为《清河县楼作》,由唐代诗人韦庄所作,全诗描绘了一个怀古抒情的主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深深敬仰和对战争、政局的感慨。我们分段解析:

**首联:“四年龙驭守峨嵋,铁马西来步步迟。”**

“龙驭”常用来形容帝王乘坐的龙车,这里可能暗指诸葛亮辅佐刘备,蜀汉的开创时期。四年,这里不是实指时间,而是概括性地表达了诸葛亮在蜀汉治政期间的四年。峨嵋,位于四川的山脉,这里象征着诸葛亮曾经驻守的蜀地。"铁马西来步步迟",可能暗喻诸葛亮在前朝末年的时机中,虽然预见了乱世的到来,但蜀汉建立之初仍处于不利的地理位置,准备不足。

**颔联:“五运未教移汉鼎,六韬何必待秦师。”**

“五运”源自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这里可能是暗指诸葛亮力图恢复汉朝的统治地位,但未能实现。"移汉鼎",指改变汉朝的政权,意味着恢复汉朝的统治。"六韬"是中国古代兵书《六韬》的简称,这里指诸葛亮的兵法策略。"何必待秦师",暗含着诸葛亮在《六韬》未完全实践的情况下,蜀汉就面临了来自北方的强大压力(秦师指北方的敌对势力),暗示了诸葛亮在策略上的无奈和对时局的无力感。

**颈联:“几时鸾凤归丹阙,到处乌鸢从白旗。”**

“鸾凤”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高贵和吉祥,"丹阙"指皇宫。这句表达了对诸葛亮理想中和平、治理有方的社会景象的渴望,但实际情况中,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乌鸢"象征社会中的混乱和腐败,"白旗"可能指投降或失败的旗帜。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批评和无奈。

**尾联:“独把一樽和泪酒,隔云遥奠武侯祠。”**

"一樽和泪酒",指在悲伤的氛围中饮洒,表达对诸葛亮的深切哀悼和敬仰。"武侯祠"是纪念诸葛亮的祠堂,"隔云遥奠"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虽然不能亲临祠堂,但心怀敬意,遥遥献上哀思。整句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忠诚、智慧与政治理想的深切怀念与敬仰。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韦庄对历史人物诸葛亮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政局动荡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寻。

《清河县楼作》古诗词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清河县楼作》,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与英雄的豪情,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沉追忆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下面对诗的内容进行赏析:

1. **首联**:“四年龙驭守峨嵋,铁马西来步步迟。” 首联以“龙驭”比喻帝王,点明诗人回顾的历史背景,即帝王在峨嵋山守候了四年,而铁骑(象征军队)从西方缓缓而来,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缓慢流动和局势的逐步变化。

2. **颔联**:“五运未教移汉鼎,六韬何必待秦师。” 这里引用了古代关于历史周期循环的“五运”和“六韬”的概念,意在表明历史的进程不会因个人意志而轻易改变。秦师在此指的可能是即将到来的秦朝势力,汉鼎则象征着汉朝政权。诗句意在说明,历史的更替不是因为某一方势力的突然出现,而是历史周期的自然流转。

3. **颈联**:“几时鸾凤归丹阙,到处乌鸢从白旗。” 这一联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鸾凤象征帝王或杰出的人物,丹阙则是帝王居住的宫殿;乌鸢从白旗则是指臣民或普通士兵。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英雄归来的期盼,同时也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普遍性,体现了作者对英雄主义的赞美和对战争的反思。

4. **尾联**:“独把一樽和泪酒,隔云遥奠武侯祠。” 最后一联中,“一樽和泪酒”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或英雄的深情缅怀与敬仰,而“隔云遥奠武侯祠”则寓意了对过去英雄人物的追思和敬仰,通过这一行为传达出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尊敬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的渴望。韦庄以深沉的情感、典雅的语言,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人性的光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历史观和人文情怀。

韦庄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