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nèi bié cūn yè xián tí
河内别村业闲题
wèi wáng dī pàn cǎo rú yān yǒu kè shāng shí dú kòu xián |
魏王堤畔草如烟 有客伤时独扣舷 |
yāo qì yù hūn táng shè jì xī yáng kōng zhào hàn shān chuān |
妖气欲昏唐社稷 夕阳空照汉山川 |
qiān zhòng bì shù lóng chūn yuàn wàn lǚ hóng xiá chèn bì tiān |
千重碧树笼春苑 万缕红霞衬碧天 |
jiā jì dù líng guī bù dé yī huí huí shǒu yī shān rán |
家寄杜陵归不得 一回回首一潸然 |
《河内别村业闲题》古诗词释义:
这首韦庄的《河内别村业闲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我们可以逐段解释其含义:
**魏王堤畔草如烟**:魏王堤,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个地点,这里用以指代过去繁荣的景象。草如烟,形象地描绘了草木茂盛、景色迷蒙的景象,暗示了自然的生机与历史的沉寂交织。
**有客伤时独扣舷**:这里的“客”很可能是指诗人自己。诗人独自在船上扣舷,表现了他的孤独与忧伤。这里点出了诗人对当下的感慨,可能是对时局的忧虑、对社会现状的不满,通过一个具体的动作表达了内心的情感。
**妖气欲昏唐社稷,夕阳空照汉山川**:这两句对仗工整,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其中,“妖气”暗指国家面临的种种危机与不祥,“昏”字则强调了这种危机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接着,“夕阳空照汉山川”则是以过去的繁荣对比当前的空虚,暗喻国力衰退和历史的没落,同时以“夕阳”象征着国势的衰败。
**千重碧树笼春苑,万缕红霞衬碧天**:这两句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但这种美中似乎暗含着哀愁。碧树、春苑、红霞与碧天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惋惜。
**家寄杜陵归不得,一回回首一潸然**:杜陵,古代地名,此处可能象征诗人的故乡或者心灵的寄托。诗人说虽然家在杜陵,但却不能回去,每一次回首都流下了泪水。这句话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无法回到故土的无奈与伤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与诗人内心情感的起伏,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河内别村业闲题》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庄的作品《河内别村业闲题》。韦庄(约836年-约903年)是唐代后期著名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家和文学批评家。他的诗多以哀伤、悲愤之情为主,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与个人的不幸遭遇。这首诗通过描绘河内别村的自然景色和历史的沧桑,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衰败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赏析如下:
1. **开篇营造气氛**:首句“魏王堤畔草如烟”以“草如烟”为喻,既描绘了草的茂盛之景,也通过“如烟”暗喻了环境的辽阔与深远,营造出一种辽远空旷的氛围。同时,点明了地点是魏王堤畔,为后续的历史感埋下伏笔。
2. **情感抒发**:“有客伤时独扣舷”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一个“伤时”二字,不仅点出了诗人面对当前社会时局的忧愁,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人独自行走在河边,用“扣舷”这一动作,更增添了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气氛。
3. **历史与现实交织**:“妖气欲昏唐社稷,夕阳空照汉山川”两句话,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又有对现实的观照。这里“妖气”暗指当时社会的混乱与动荡,唐社稷即指唐朝的政权,而“夕阳空照”则是对过去辉煌的汉朝景象的回忆,对比当下,流露出对国家衰败的深切忧虑。
4. **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千重碧树笼春苑,万缕红霞衬碧天”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碧树、春苑、红霞与碧天,构成了一幅色彩丰富的画卷。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相互映衬,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人世间的短暂与虚无。
5. **归乡不得的无奈与思念**:“家寄杜陵归不得,一回回首一潸然”直接表达了诗人无法归乡的悲痛和思念之情。杜陵是长安附近的地名,常用来代指故乡。这一句直抒胸臆,情感真挚,让读者感同身受,体会到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个既壮阔又感伤的文学世界。韦庄的诗往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首诗也不例外,充分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