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tí ān dìng zhāng shǐ jūn

题安定张使君

作者:韦庄 
luò àn qiū qíng xī zhào zhǎng     fèng lóu lóng què yǐ qīng guāng
洛岸秋晴夕照长   凤楼龙阙倚清光
yù quán shān jìng yún chū sàn     jīn gǔ shù duō fēng zhèng liáng
玉泉山净云初散   金谷树多风正凉
xí shàng kè zhī péng dǎo lù     zuò zhōng hán yǒu bǎi tái shuāng
席上客知蓬岛路   坐中寒有柏台霜
duō cán shí zài yóu liáng shì     què bàn bīn hóng rù dì xiāng
多惭十载游梁士   却伴宾鸿入帝乡

《题安定张使君》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名为《题安定张使君》是唐代著名诗人韦庄所作,以下是逐段解释:

首句“洛岸秋晴夕照长”描绘了洛阳岸边秋高气爽的傍晚景象,夕阳的光辉拉长了时间的感觉,预示着诗人对这一特定时刻的深深感怀。

“凤楼龙阙倚清光”进一步渲染了洛城的宏伟与辉煌,凤楼龙阙在清朗的天光下,仿佛融入了天际,展现出了皇家的威严与气派。

“玉泉山净云初散,金谷树多风正凉”则转换到自然景观的描绘,玉泉山在傍晚的清风中显得格外静谧,云彩消散后,山峰显得更加清晰,金谷的树木在晚风中摇曳,带来了凉爽。

“席上客知蓬岛路,坐中寒有柏台霜”是诗人对宴会上的场景的描述,席间的宾客仿佛知道通往仙山蓬莱的道路,暗喻了他们对于理想与自由的向往,而坐中的“柏台霜”则是以象征手法描绘宴席的气氛已开始冷却,可能寓意宴会即将结束或时光流转。

“多惭十载游梁士,却伴宾鸿入帝乡”则是全诗的总结,诗人自谦“多惭”,表达了对过去十年游历梁地的时光和经历的反思与感慨。同时,他也以“伴宾鸿入帝乡”的愿望,表达了对安定张使君的敬意,以及希望将来有机会再次回到帝都,与张使君再次相聚的心愿。

整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象、宴会场景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位诗人的深邃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题安定张使君》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题安定张使君》由唐代诗人韦庄所作,描绘了安定(唐代州名,今陕西省安定县一带)张使君府邸四周的自然景致和诗人的感慨。韦庄,是晚唐五代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多以清新自然、情感深挚著称,这首诗也延续了他的这一风格。

1. **洛岸秋晴夕照长**:起句描绘了洛河岸边秋日晴朗,夕阳余晖绵长的景象,为全诗营造了清朗、宁静的氛围。

2. **凤楼龙阙倚清光**:凤楼龙阙,指的是高贵、威严的府邸和皇宫建筑,倚靠在清朗的光线中,显示出它们的雄伟和庄严。这里的“倚清光”,不仅描绘了建筑与自然光的和谐共存,也隐喻了权力与光明的结合。

3. **玉泉山净云初散,金谷树多风正凉**:玉泉山之水清澈,初散的云彩为山峦披上一层朦胧的美,金谷(可能是当地地名或借指富贵之地)的树木在凉风中摇曳,既表现了自然景观的宁静与凉爽,也寓意着生活的惬意和清雅。

4. **席上客知蓬岛路,坐中寒有柏台霜**:这句诗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宴席比作通往蓬莱仙境的路,坐中之人寒心犹如秋霜,既有对宴会气氛的描绘,也暗示了官场的冷酷和人性的复杂。蓬岛,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境,这里的比喻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5. **多惭十载游梁士,却伴宾鸿入帝乡**:最后两句表达诗人对自己长时间漂泊在外的自责和对归乡的渴望。游梁士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宾鸿则是飞向帝乡的候鸟,借候鸟归巢隐喻诗人希望回到理想和权力中心(帝乡),表达了对归家和实现个人理想的渴望。

综上所述,韦庄的《题安定张使君》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美丽画卷,同时蕴含了对个人境遇、理想追求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韦庄诗作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

韦庄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