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jì yuán lín zhǔ rén

寄园林主人

作者:韦庄 
qín táng lián shǎo shì     gù shì jí xiān zōng
琴堂连少室   故事即仙踪
shù lǎo fēng shēng zhuàng     shān gāo là hòu nóng
树老风声壮   山高腊候浓
xuě duō tíng yǒu lù     xiàn pì sì wú zhōng
雪多庭有鹿   县僻寺无钟
hé chǔ liú shī kè     máo yán yǐ hòu fēng
何处留诗客   茆檐倚后峰

《寄园林主人》古诗词释义:

《寄园林主人》这首诗,由唐代诗人韦庄创作,以寓言般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园林图景,表达了诗人对园林主人的深情寄语。下面,我将逐段解析其诗意:

**首联**:“琴堂连少室,故事即仙踪。”

首句“琴堂连少室”中,“琴堂”指的是清静优雅的琴室,与“少室”连用,意指所居之地与自然山水相连,暗示主人的生活环境清雅脱俗。次句“故事即仙踪”则是对主人生活场景的进一步描绘,将园林主人的生活与仙人生活相提并论,意在赞扬主人的超凡脱俗和仙风道骨般的气质。

**颔联**:“树老风声壮,山高腊候浓。”

颔联“树老风声壮,山高腊候浓”描绘了园林中的一幅自然景象。通过“树老”和“山高”形容环境的宁静与高远,“风声壮”和“腊候浓”则赋予了自然景观以动态与季节感,展现了四季变换中特有的生命力与壮丽景象。这一联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园林的自然美。

**颈联**:“雪多庭有鹿,县僻寺无钟。”

颈联“雪多庭有鹿,县僻寺无钟”进一步渲染了园林的宁静与神秘氛围。通过“雪多”描绘了园林冬季的纯净之美,“庭有鹿”则借助鹿的出现,增添了一抹生命的活力。而“县僻寺无钟”则暗示了园林远离尘嚣,环境清幽,与外界的喧嚣形成对比,强调了园林主人生活的闲适与超然。

**尾联**:“何处留诗客,茆檐倚后峰。”

尾联“何处留诗客,茆檐倚后峰”以一种含蓄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园林主人的深厚情谊。诗人提出“何处留诗客”,意在邀请诗友前来园林,与主人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最后的“茆檐倚后峰”,描绘了主人居住处的朴素与高远,暗示了主人不拘于物质的高尚情怀,表达了诗人对主人深邃人格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园林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友谊的珍惜。

《寄园林主人》古诗词赏析:

韦庄的《寄园林主人》这首诗,具有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哲学。以下是对其艺术特色的分析:

1. **隐逸与仙风**:“琴堂连少室, 故事即仙踪”,开篇便将园林主人置于与仙风道骨相联系的少室山之中,通过“琴堂”与“少室”的连缀,暗示主人的生活充满文人雅致,与自然、仙风有着紧密的联系,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隐逸之感。

2. **自然的壮美与冬日的浓烈**:“树老风声壮,山高腊候浓”,通过“树老”与“风声壮”、“山高”与“腊候浓”的对比,描绘了一幅冬日山林的壮美画卷。风声壮不仅表现了自然的力度与动态,也寓意着生活的激越和内敛,而“腊候浓”则从季节的变换中暗示时间的流逝,引人思考。

3. **清静与宁静**:“雪多庭有鹿,县僻寺无钟”,雪地中的鹿象征着园林的静谧与自然的和谐,而“县僻寺无钟”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静,不被尘世烦扰,既是对园林主人生活状态的赞美,也是诗人向往的生活状态的描绘。

4. **文化与艺术**:“何处留诗客,茆檐倚后峰”,最后一句借问“何处留诗客”,表达诗人对园林主人的敬慕与向往,希望在此留下自己的诗作,反映出对高雅文化与艺术生活的追求。同时,茆檐倚后峰的形象,不仅展现了园林的环境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宁静与自然融合的生活方式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深邃的哲学思考,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高雅、充满诗意的生活画卷,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超脱尘世、追求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韦庄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