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ì chūn
立春
lín shàng lí huā xuě yā zhī dú pān qióng yàn bù shèng bēi |
林上梨花雪压枝 独攀琼艳不胜悲 |
yī qián cǐ dì féng jūn chù hái shì qù nián jīn rì shí |
依前此地逢君处 还是去年今日时 |
qiě liàn cán yáng liú qǐ xí mò tuī hóng xiù sù jīn zhī |
且恋残阳留绮席 莫推红袖诉金卮 |
téng téng zhàn gǔ zhèng duō shì xū xìn míng cháo nán zhòng chí |
腾腾战鼓正多事 须信明朝难重持 |
《立春》古诗词释义:
韦庄的这首《立春》诗,实际上是一首借立春时节的自然景色来表达人生感慨的诗。我们可以逐段解释诗的每一句,以理解其深意:
1. **林上梨花雪压枝**:诗句描绘了春天到来时,林间梨花盛开的景象,仿佛是雪覆盖在枝头,既美丽又带有一丝凄凉。这里,梨花象征着短暂而美好的事物,而“雪压枝”则暗示着美丽背后可能存在的压力或困难。
2. **独攀琼艳不胜悲**:诗人独自攀上梨花繁盛的枝头,但却感到无法承受心中的悲伤。这里的“琼艳”指的就是如玉般纯洁、美丽的梨花,而“不胜悲”则表达了一种无法抑制的哀伤情绪。
3. **依前此地逢君处,还是去年今日时**:诗人回忆起一年前的此刻,在同一片林中与友人相逢的情景。这一句不仅有时间上的对比(对比去年与今年),也隐含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友情的珍惜。
4. **且恋残阳留绮席,莫推红袖诉金卮**:诗人劝慰自己和友人,即便天色已晚(“残阳”),也不应离去(“留绮席”),应当继续欢聚(“且恋”)。同时,他避免了直接邀请,而是暗示(“莫推红袖诉金卮”),这可能是因为他预感到时间的有限,或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5. **腾腾战鼓正多事**:这里可能是个比喻,意味着生活的忙碌或世事的动荡,像战鼓声一样不停地响起,让人应接不暇。
6. **须信明朝难重持**:这句诗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意味着今天的欢聚难以在明天重复,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立春时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活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立春》古诗词赏析:
这首韦庄的《立春》诗,充满了深邃的诗意和情感的转折,通过立春这一自然现象作为切入点,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雨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起句设置情境**:“林上梨花雪压枝”以梨花雪喻,用“压枝”二字描绘了春日早晨景象的清新与宁静,为全诗定下了一种淡雅而略带哀愁的基调。梨花是春季的象征,此处用“雪压枝”不仅描绘了梨花的洁白,也暗示了冬季的痕迹尚未完全褪去,预示着一种新旧交替的意味。
2. **情感的转变**:“独攀琼艳不胜悲”一句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如此美景时的内心情感。琼艳本是美好之意,但“不胜悲”则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之景的喜爱,也有因某种原因产生的哀伤与愁绪,形成了一种反差之美。
3. **回忆与现实在对比中显现**:“依前此地逢君处,还是去年今日时”将眼前的情景与回忆中的景象对比,营造出时间的流逝感和一种莫名的哀伤。这种对比不仅仅体现在时间上,也体现在诗人的情绪和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中。
4. **对现实的留恋与期待**:“且恋残阳留绮席,莫推红袖诉金卮”表达了诗人对于当下时光的珍惜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在诗歌的这一部分,诗人似乎在呼吁与他人共享此刻的欢乐,以此来对抗时间的流逝和未来的不确定。
5. **时代背景的隐喻**:“腾腾战鼓正多事,须信明朝难重持”这一句不仅是对现实的描述,更隐含了时代背景的影射。战鼓象征着战争与动荡,预示着时代的不平静和未来的不确定。通过这一描述,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与对当前和平时光的珍惜。
综上所述,韦庄的《立春》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历史寓意,展现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交融。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形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和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