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qī bù láng
题七步廊
zhàng cè wú yán dú yǐ guān rú chī rú zuì yòu rú xián |
杖策无言独倚关 如痴如醉又如闲 |
gū yín jǐn rì hé rén huì yī yuē qián shān shì gù shān |
孤吟尽日何人会 依约前山似故山 |
《题七步廊》古诗词释义:
韦庄的《题七步廊》通过作者在廊下的所见所感,描绘了一幅寂静而深邃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孤独而深沉的情感。下面逐段解释其意思:
**杖策无言独倚关**
这句描绘了一幅画面,诗人在廊下独自站立,手中持着拐杖,却没有言语。"杖策"代表了行旅中的工具,暗示了诗人可能刚刚行经长途跋涉。"无言"和"独倚"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沉思,他可能在回顾过往,或在思考未来的路途。
**如痴如醉又如闲**
此句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的状态,"如痴如醉"意味着他仿佛陷入了一种迷醉的状态,可能是被某种情感或景象所吸引,也可能是内心的某个思考陷入深深的沉思中,难以自拔。"又如闲"则可能指他在这种状态中享受了一种超脱日常的宁静,仿佛置身于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
**孤吟尽日何人会**
这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在长时间的孤吟之后,内心的情感和思考无人能理解的孤独感。"孤吟尽日"说明诗人从早到晚都在独自吟诵,可能是诗歌,也可能是心中的感悟。"何人会"则表达了对于理解与共鸣的渴望,却在现实的寂静中感到无奈。
**依约前山似故山**
最后,这句描述了诗人在遥望远处的山峦时,感觉到它们仿佛是旧日熟悉的山岭。这里的"依约"意味着依稀、仿佛,诗人可能在通过这些景象,勾勒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似故山"的描述,直接表达了对家乡或某种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内心活动、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孤独而深沉的情感世界,以及对过往和未来的思考和怀念。
《题七步廊》古诗词赏析:
韦庄的《题七步廊》是一首充满深意和细腻情感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题目解读:
“题七步廊”作为诗题,首先传达出场景的限定:这是一首题写于廊下的诗。廊,通常指的是建筑物之间或庭院中连接各部分的遮阳避雨的长走道,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和遮蔽性。这个特定的环境为诗人的情感表达和思维提供了物理和心理的空间。
### 诗文解读:
1. **首句“杖策无言独倚关”**,描绘了一幅孤独而深沉的景象。诗人独自拄着拐杖站立于廊下,不言不语,这种沉默是对内心深处复杂情感的外化。这里的“关”字,除了有阻隔之意外,也可理解为门户、界限,暗示诗人内心的某种隔阂或寻求精神上的归宿。
2. **次句“如痴如醉又如闲”**,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状态。这里的“痴”可能指的是对某物、某人的全身心投入,甚至是陷入某种情感或思考的深度;“醉”可能象征对美好或理想状态的追求,到了忘我的地步;“闲”则可能表示一种宁静、超然的心态,或是对外界纷扰的暂时避世。三者并存,反映了诗人情感的复杂性和深度。
3. **“孤吟尽日何人会”**,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在长时间的独自吟诵后,内心情感的无人理解。这里的“孤吟”不仅指声音的孤独,更暗示了心灵的孤寂,以及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的缺失。
4. **末句“依约前山似故山”**,是全诗情感的升华和归宿。诗人借景抒情,将眼前的山峦与记忆中的故乡山峦相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过去的留恋。这里的“依约”二字,描绘出了一种近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模糊美感,既是对现实与记忆的对照,也是对时间和空间流逝的感慨。
### 总结:
韦庄的《题七步廊》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从孤独的沉默到深沉的怀念,从情感的复杂到对过去时光的追忆,诗人的情感层次丰富,寓意深刻,富有哲思。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心灵的自我对话,也是对人生、自然与记忆之间关系的深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