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ù chū yuàn chǔ gōng ( zì sān qú zhì jiāng xī zuò )
不出院楚公(自三衢至江西作)
tíng qián fāng cǎo lǜ yú páo táng shàng shī rén yù èr máo |
庭前芳草绿于袍 堂上诗人欲二毛 |
duō bìng bù jīn qiū jì mò yǔ sōng fēng zhú mò sāo sāo |
多病不禁秋寂寞 雨松风竹莫骚骚 |
juǎn liù bǎi jiǔ shí bā |
卷六百九十八 |
《不出院楚公(自三衢至江西作)》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韦庄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楚公(可能是指鲁建)的情感和对旅途的感慨。全诗分为四句,逐句解释如下:
1."庭前芳草绿于袍":庭前的青草绿得比楚公的官袍还翠绿。这一句使用了比喻手法,将芳草的绿意比作楚公官袍的颜色,表达出诗人对楚公的景仰之情,同时也象征着楚公的事业或生活如同草木般生机勃勃。
2."堂上诗人欲二毛":在堂上的我已生出两鬓斑白,像是诗人一般。这里“诗人欲二毛”意为诗人(韦庄自己)已有两鬓斑白,暗示岁月的流逝和年华的消逝,同时也可能是对楚公的年岁做出的间接描述。
3."多病不禁秋寂寞":身体多病,难以承受秋天的孤独。这句表达了诗人因身体状况不佳而感到的孤单与落寞,尤其是秋天的来临,使得这种感觉更加显著。这里的“秋”不仅指季节,也可能象征着人生迟暮或某个时期中的衰退。
4."雨松风竹莫骚骚":雨打松枝、风吹竹叶的声响不要过于嘈杂。这句话使用了对仗和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对自然之音的敏感与欣赏,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希望外界的喧嚣不要打扰内心的宁静,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寻求宁静与和谐的愿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自身的感受,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对自己年华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不出院楚公(自三衢至江西作)》古诗词赏析:
《不出院楚公(自三衢至江西作)》是韦庄的一首诗,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自然的意象。韦庄以他的独特视角,描绘了从三衢(今浙江衢州)至江西的旅途中所见所感,流露出一种内心的寂寞与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诗的前两句“庭前芳草绿于袍,堂上诗人欲二毛”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景象:庭前的芳草绿得如同诗人的袍子,这种生动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草色的生机勃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内心的平和宁静。而“堂上诗人欲二毛”中的“欲二毛”则暗示诗人已年事渐高,两鬓渐生白发,这种岁月的痕迹与自然界的青葱绿意形成了一种对比,展现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后两句“多病不禁秋寂寞,雨松风竹莫骚骚”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的风雨,内心的寂寞与孤独。诗人似乎在对雨中的松竹发出内心的呼唤,希望它们能理解并感受到他内心的孤独与忧郁。这里的“雨松风竹”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与时间的沉思。
整体来看,韦庄的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时间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孤独与寂寞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细腻而深沉,展现了韦庄作为一位诗人对生活、对自然、对时间的独到理解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