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jiāng nán sòng lǐ míng fǔ rù guān

江南送李明府入关

作者:韦庄 
jiāng biān fēng suì jǐ shí xiū     jiāng shàng xíng rén xuě mǎn tóu
江边烽燧几时休   江上行人雪满头
shuí xìn luàn lí huā bú jiàn     zhǐ yīng chóu chàng shuǐ dōng liú
谁信乱离花不见   只应惆怅水东流
táo qián zhèng shì qiān bēi jiǔ     zhāng hàn shēng yá yī yè zhōu
陶潜政事千杯酒   张翰生涯一叶舟
ruò yǒu piàn fān guī qù hǎo     kě kān zhòng yǐ zhòng xuān lóu
若有片帆归去好   可堪重倚仲宣楼

《江南送李明府入关》古诗词释义:

这首韦庄的《江南送李明府入关》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逐段解释其意思:

### 江边烽燧几时休, 江上行人雪满头,
这两句诗以“江边烽燧”和“江上行人”为背景,描绘了江南边疆的战乱景象。“烽燧”指的是古代边防用以报警的烽火台,这里暗示战争的持续。“江上行人雪满头”,描绘了战乱时期行人的生活,他们或许在外奔波多年,头发已经变得斑白,饱经风霜,寄托了诗人对战乱给人们带来的深重苦难的深切同情。

### 谁信乱离花不见, 只应惆怅水东流,
这两句通过反问“谁信乱离花不见”表达了一种对战争影响的无奈和悲哀。在战乱中,人们的生活被撕裂,美丽的花朵也消失不见,暗示了和平与美好生活的缺失。紧接的“只应惆怅水东流”,则将情感延伸到自然景观上,用流水的流逝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表达了深深的哀伤与无奈。

### 陶潜政事千杯酒, 张翰生涯一叶舟,
这两句诗运用了典故,提到陶潜和张翰。陶潜,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饮酒、归隐著称,诗中提到“千杯酒”,意味着他以酒为伴,享受隐居的生活。张翰,则是西晋时期的人物,以“莼鲈之思”著称,因思念故乡美食而辞官。这两句通过这些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李明府入关后可能遭遇的艰难生活的担忧,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 若有片帆归去好, 可堪重倚仲宣楼,
最后两句诗情景相生,提出了假设:“若有片帆归去好”,即如果有机会离开这战乱之地,回归平静,会是一种多么美好的选择。同时,“可堪重倚仲宣楼”,则以王粲的《登楼赋》为典故,表达了诗人期待着有一个可以避世的地方,可以远离战争,找寻心灵的寄托,回归平静生活的情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战争与和平、隐逸与仕途的对比,表达了对战乱中人世的深刻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身对于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

《江南送李明府入关》古诗词赏析:

韦庄的《江南送李明府入关》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诗,通过描绘江南景色和古代文人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与对人生、政事和自然流转的感慨。全诗情感丰富,寓意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首联“江边烽燧几时休, 江上行人雪满头”描绘了战争不断,烽烟四起的景象,与行人白发苍苍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社会动荡的背景,也暗含了对和平的渴望。

颔联“谁信乱离花不见, 只应惆怅水东流”则运用了“花不见”和“水东流”的意象,分别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失和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离别和时光流逝的伤感。其中,“水东流”也暗示了命运的不可逆转,让人不禁陷入深深的思绪之中。

颈联“陶潜政事千杯酒, 张翰生涯一叶舟”则借用了陶渊明和张翰的典故,前者象征了诗人隐逸的生活态度,后者则暗示了人生的漂泊与自在。这两句表达了对朋友李明府不论是在政事还是在生活中的态度的赞赏和敬佩。

尾联“若有片帆归去好, 可堪重倚仲宣楼”则将送别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它既是对朋友即将离别、独自踏上归途的关切,也是对自己情感的自我安慰。仲宣楼在这里被借用来表达对朋友的牵挂和对离别时难以割舍情感的描述。

综上所述,《江南送李明府入关》不仅是一首表达送别之情的诗作,更是诗人对人生、历史、自然与命运的深刻思考的体现。通过对比、引用和象征手法,韦庄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更广阔的背景联系在一起,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张力。

韦庄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