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qí ān jùn

齐安郡

作者:韦庄 
xī sāi shān qián shuǐ shì lán     luàn yún rú xù mǎn chéng tán
西塞山前水似蓝   乱云如絮满澄潭
gū fēng jiàn yìng pén chéng běi     piàn yuè xié shēng mèng zé nán
孤峰渐映湓城北   片月斜生梦泽南
cuàn dòng xiǎo yān pēng zǐ jué     lù hé xiāng dì zhāi huáng gān
爨动晓烟烹紫蕨   露和香蒂摘黄柑
tā nián què zhào piān zhōu qù     zhōng bàng lú huā jié yī ān
他年却棹扁舟去   终傍芦花结一庵

《齐安郡》古诗词释义:

韦庄的《齐安郡》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江南山水画卷,每一句都如诗如画,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西塞山位于江边,山前的江水呈现出如同宝石一般的蓝色。山间的云朵如絮般飘浮,将清澈的水潭装点得更加美丽。

2. **孤峰渐映湓城北,片月斜生梦泽南**:随着视角的转换,远处的山峰开始映入眼帘,逐渐出现在湓城的北方。夜幕降临,月亮斜挂在天空,似乎来自遥远的梦泽南方。

3. **爨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炊烟袅袅,家家户户开始准备早餐。人们正在烹煮紫蕨,紫蕨是江南常见的野菜,营养价值高,是早春时节的美味。同时,露珠滋润的黄柑(一种柑橘类水果)也成熟了,人们正在采摘,那香气扑鼻。

4. **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作者想象着未来的某一天,自己会划着小船,离开繁华与喧嚣,来到这芦花环绕的地方,建造一间小小的庵(佛教徒修行的小寺庙),过着与世无争、隐居自乐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隐逸情调。

《齐安郡》古诗词赏析:

韦庄的《齐安郡》是一首充满自然之美与隐逸之思的诗作。诗中描绘了齐安郡及其周围壮丽的山水景色,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开篇描绘
“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诗一开头,便以蓝绿色的西塞山和如同白色絮状的云彩点明了齐安郡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蓝色的山水和白色的云彩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这里的“澄潭”既指水面的清澈,也象征内心的平静,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 中间部分
“孤峰渐映湓城北,片月斜生梦泽南”,这两句诗进一步扩展了画面,从水景转到了山景。孤峰映照在北侧的湓城,暗示了地势的崎岖和山的孤立。而“片月斜生”则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月光如同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增添了诗歌的诗意。梦泽在诗中被描绘为一个充满梦幻色彩的地方,与孤峰形成对比,营造了一种幽深、神秘的氛围。

### 后半部分
“爨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这两句描述了清晨的生活场景。炊烟在晨光中升起,紫蕨被烹煮,黄柑被摘下,通过这些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齐安郡的自然之富足和生活的宁静与和谐。炊烟和露水、紫蕨和黄柑,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元素,但在这里被赋予了生活的气息和情感的温度。

### 结尾展望
“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这首诗以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收尾。作者想象着未来自己乘着小舟,在芦花旁搭建庵堂,隐居于此。这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对现代社会生活压力的逃避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这种隐逸的倾向,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内心的双重渴望,以及对简单、自然生活方式的向往。

综上所述,《齐安郡》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力,不仅展示了齐安郡的自然风光之美,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向往。这首诗既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也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歌。

韦庄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