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ò fán chuān jiù jū ( shí zài huá zhōu jià qián fèng shǐ rù shǔ zuò )
过樊川旧居(时在华州驾前奉使入蜀作)
mǎ sī yān àn liǔ yīn xié dōng qù guān shān lù zhuǎn shē |
马嘶烟岸柳阴斜 东去关山路转赊 |
dào chù yīn xún yuán shì jiǔ yī shēng chóu chàng wèi pàn huā |
到处因循缘嗜酒 一生惆怅为判花 |
wēi shí zhǐ hé shēn wú zhuó bái rì nà kān shì yǒu yá |
危时只合身无着 白日那堪事有涯 |
zhèng shì bà líng chūn chóu lǜ zhòng xuān hé shì dú cí jiā |
正是灞陵春酬绿 仲宣何事独辞家 |
《过樊川旧居(时在华州驾前奉使入蜀作)》古诗词释义:
韦庄的《过樊川旧居》是一首感怀之作,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与对当前处境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马嘶烟岸柳阴斜,东去关山路转赊**:首句描绘的是诗人骑马行经柳岸烟霞之地的情景,马蹄声与柳树的影子交叠,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人向东行去,关山之路渐行渐远,暗示着离别的哀愁和对未知旅途的担忧。
2. **到处因循缘嗜酒,一生惆怅为判花**:诗人感叹自己对酒的嗜好导致他在旅途中总是流连忘返,因沉溺于酒而未免惆怅。判花可能暗指赏花、看花,亦或是对美好事物的轻易错过,强调了一生中因为放纵和不切实际的追求而产生的遗憾。
3. **危时只合身无着,白日那堪事有涯**:在危难之时,诗人认为自己只能身不由己,无所依附,显得有些无奈和无助。白日那堪事有涯,可能指人的一生有限,无法完成所有的追求,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时间无常的感慨。
4. **正是灞陵春酬绿,仲宣何事独辞家**:灞陵春酬绿,这里可能指诗人行经灞陵(即长安附近的灞桥),正值春日,绿意盎然。然而,诗人感叹,和东汉文学家王粲(字仲宣)相比,王粲在困顿时还能辞家出仕有所作为,而自己却在如此美好的春日中独自离家,处境凄凉。通过对比,表达出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和对王粲辞家出仕故事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过往与当前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和未来的渴望。
《过樊川旧居(时在华州驾前奉使入蜀作)》古诗词赏析:
韦庄的这首《过樊川旧居》充满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思绪,其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标题与背景**:这首诗的标题揭示了创作的背景,韦庄在出使蜀地的路上,路过自己旧居所在的地方——樊川,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这样的背景为诗中流露的离愁别绪和对过往生活的回忆提供了具体的环境。
2. **情感的表达**:韦庄通过诗歌表达了复杂的情感。从“马嘶烟岸柳阴斜, 东去关山路转赊”起,描绘了马蹄踏在烟雾缭绕的岸边,柳树的阴影斜斜地铺展在路面上,这既是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投射。随后,“东去”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关山”则象征着人生的艰难和旅途的遥远,这种感觉与诗人的离乡背井相呼应。
3. **个人经历的回顾**:“到处因循缘嗜酒, 一生惆怅为判花”这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顾。嗜酒和赏花是许多文人骚客表达情感的方式,韦庄通过这两点来反映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经历。这其中包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蕴含了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4. **对现实的反思**:“危时只合身无着, 白日那堪事有涯”表现了韦庄对当时社会局势的担忧,以及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认识。在“危时”中,他似乎在暗示自己的处境或时代背景的不稳定,而在“白日”里,所有的事情都有终结之时,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感和生活的无常。
5. **结语的感慨**:“正是灞陵春酬绿, 仲宣何事独辞家”结语部分引用了典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在这里,“仲宣”指的是王粲,《三国志》记载他临别故乡,留下了“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的诗句。韦庄通过这一典故,不仅表达了自己对故土的留恋,也反映出对人生离别和面对未知的无奈和感慨。
综上所述,韦庄的这首《过樊川旧居》不仅是一首对过往生活的追忆之作,也是对个人命运、时代背景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的运用,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更广泛的主题相融合,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层次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