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 gōng zé ( qù bāo chéng xiàn èr shí lǐ )
鸡公帻(去褒城县二十里)
lǐ bái céng gē shǔ dào nán zhǎng wén bái rì shàng qīng tiān |
李白曾歌蜀道难 长闻白日上青天 |
jīn zhāo yè guò jiāo yá gé shǐ xìn xīng hé zài mǎ qián |
今朝夜过焦崖阁 始信星河在马前 |
《鸡公帻(去褒城县二十里)》古诗词释义:
这首韦庄的《鸡公帻》(去褒城县二十里)是一首描述诗人前往褒城县二十里路程时,经过焦崖阁,夜中所见星河在马前的景象,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名人的缅怀。整首诗可以逐段解释如下:
**前两句:“李白曾歌蜀道难, 长闻白日上青天。”**
这两句提到李白曾以诗歌《蜀道难》描绘了蜀道(即连接四川和陕西的山路)的艰险与壮观,蜀道被赋予“白日上青天”的形象,意味着即便是阳光普照,人们攀登的路途依然显得高峻、遥远,这里蕴含了对自然奇观的赞叹以及对伟大诗人的敬仰。
**后两句:“今朝夜过焦崖阁, 始信星河在马前。”**
“今朝夜过焦崖阁”表明诗人此时正于夜晚穿越焦崖阁,这是一个形容山路崎岖、险峻的地理特征。在这一特定的时空背景下,诗人突然领悟到,正如李白以独特视角歌颂蜀道的壮丽,自己此刻也亲历了一种与白天迥异的、充满宁静和宇宙浩瀚感的体验——“始信星河在马前”。这里的“星河”不仅仅指的是夜空中的星星和银河,更是一种象征,代表了宇宙的辽阔与深邃,诗人在此刻仿佛与天地自然有了更为深切的连接与感知。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夜行途中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直观感受,与对历史文学的隐含缅怀,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与人类文化深度交融的哲思。
《鸡公帻(去褒城县二十里)》古诗词赏析:
韦庄的这首《鸡公帻》诗,通过对蜀道难的场景和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感慨与对历史人物李白的敬仰。诗的标题“鸡公帻(去褒城县二十里)”说明了地点在距离褒城县二十里的地方,这里“鸡公帻”可能是地名或者是一个具有地理标志性的景观,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首句“李白曾歌蜀道难,长闻白日上青天”,开门见山,点出了李白及其《蜀道难》这首著名的诗篇,引出了关于蜀道的悠久历史和伟大诗人对蜀道复杂地形与艰难跋涉的描述。这句话通过引用,不仅加深了人们对蜀道艰难印象的认识,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将要面对的挑战。
接着,“今朝夜过焦崖阁,始信星河在马前”则是诗人的直接体验和感受。这里,“今朝”表示时间的转换,从历史的传说转向了现实的体验。通过“夜过焦崖阁”的描述,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穿越崎岖险要的山崖,行走在“焦崖阁”上的情景。而“始信星河在马前”,则表达了诗人亲身经历后的震撼与感悟。夜晚行走在高山之上,仿佛星辰银河就在眼前,这是一种壮阔的自然景观,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经历的一次深刻体验和超越。
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诗人与历史人物之间的联系,以及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历史的缅怀,以及在艰难中寻找精神力量的主题。诗中所蕴含的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都是韦庄个人情感与时代精神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