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í shì
即事
bái yǔ jīn pū gū yāo xuán shuāng lù lú |
白羽金仆姑 腰悬双辘轳 |
qián nián cōng lǐng běi dú zhàn yún zhōng hú |
前年葱岭北 独战云中胡 |
pǐ mǎ sāi yuán lǎo yī shēn rú niǎo gū |
匹马塞垣老 一身如鸟孤 |
guī lái cí dì zhái què zhàn píng líng jū |
归来辞第宅 却占平陵居 |
《即事》古诗词释义:
《即事》这首诗由韦庄创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描绘了一位英勇战士的战斗生涯及其归隐生活的愿景。下面逐段解释诗的含义:
1. **白羽金仆姑,腰悬双辘轳**:
- 白羽金仆姑:这里可能象征着战士的武器装备,如箭矢或剑,其中“白羽”代表箭的羽毛部分,“金仆姑”则可能是某种象征精良武器的术语。
- 腰悬双辘轳:这可能象征着战士身上的其他装备或装饰,辘轳(一种古代汲水的工具)在这里可能寓意着战士身上的器械或代表着某种战争中的独特装备。
2. **前年葱岭北,独战云中胡**:
- 葱岭北:葱岭,即天山,此处可能指代边疆地区,其北可能象征着敌对力量的所在地。
- 独战云中胡:这里的“云中”可能也是指代边疆地带,而“胡”则是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泛称,整句描述了一位战士独自在边疆与敌对力量作战的场景。
3. **匹马塞垣老,一身如鸟孤**:
- 匹马塞垣老:意为一位战士骑着匹马,在边塞(塞垣)上老去,强调了战士的孤独与辛劳。
- 一身如鸟孤:这里将战士比作孤独的鸟,形象地表达了战士在战斗生涯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孤立感。
4. **归来辞第宅,却占平陵居**:
- 归来辞第宅:描述了战士从战场归来后,放弃了原本的繁华生活(第宅可能指豪华住宅或官邸),表明他可能对过往的生活感到厌倦或对战斗生涯的回忆。
- 却占平陵居:平陵居可能是指墓地或者远离尘嚣的隐居之所,这句可能暗示了战士对于结束战斗生涯、追求宁静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战士的英勇与孤独,也表达了对战斗生涯的反思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韦庄通过这首诗展示了对战争与和平、牺牲与归宿的深刻思考。
《即事》古诗词赏析:
韦庄的这首《即事》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历尽沙场、孤身奋斗的战士的壮丽形象。通过对这位战士过去与现在生活的对比,以及对他人格独立和勇敢精神的刻画,这首诗既有对英雄壮举的颂扬,也透露出对战争残酷性和个人孤独感的思考。
### 诗意赏析
**开头四句**:“白羽金仆姑,腰悬双辘轳,前年葱岭北,独战云中胡”描述了这位战士的装备和过去的战斗经历。白羽和金仆姑,象征着装备的精良与华丽,而“腰悬双辘轳”则暗示着这位战士除了常规武器外,还可能携带了其他战术手段。这四句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位装备精良、身经百战的战士形象,展示了他在过去战斗中的英勇和实力。
**中间四句**:“匹马塞垣老,一身如鸟孤,归来辞第宅,却占平陵居”转而描写这位战士的归来与心境变化。他“匹马塞垣老”,意味着他是独自一人在边疆老去,远离繁华和喧嚣,形象地表现了战争的孤独和牺牲。他“一身如鸟孤”,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感,如单飞的孤鸟,独立而坚韧。归来时,“辞第宅”,暗示着他放弃了一切曾经的荣誉和繁华,可能是因为对战争的厌倦,或是对家庭的渴望,他选择“却占平陵居”,或许是为了寻求内心的宁静,或者是为了与自然和谐共处。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战争的反思和对英雄的颂扬。它既赞美了战士在战场上不畏强敌、勇往直前的英勇精神,也通过描述其归来后的孤独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反思了战争对个体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深刻影响。韦庄通过对比战士过去与现在的状态,深刻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以及在战场上取得的荣耀与个人内心世界的落差。这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战争的悲悯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是韦庄对历史和人性深刻思考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