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ú guān dào zhōng zuò
壶关道中作
hé dài hé wáng bù zhàn zhēng jǐn cóng lí luàn jiàn qīng píng |
何代何王不战争 尽从离乱见清平 |
rú jīn bào gǔ duō yú tǔ yóu diǎn xiāng bīng zuò shù bīng |
如今暴骨多于土 犹点乡兵作戍兵 |
《壶关道中作》古诗词释义:
诗词《壶关道中作》是唐代诗人韦庄的作品,通过这首诗,韦庄表达了对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之间深刻对比的感慨。以下是逐段解释诗词的大意:
### 第一、二句:“何代何王不战争,尽从离乱见清平”
这两句诗开篇便点出了战争与离乱是历史长河中永恒的主题,无论哪个时代、哪个朝代的君王,都无法避免战争的发生。这句话揭示了战争的普遍性,并暗含了对战争对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的破坏。然而,战争之后总会有短暂的“清平”时期,人们得以喘息与恢复。这里既有对战争残酷性的哀叹,也有对和平短暂到来的无奈。
### 第三、四句:“如今暴骨多于土,犹点乡兵作戍兵”
这两句是全诗的转折点,直接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长期性。在诗人的描述中,“暴骨多于土”,形象地展现了战争中死亡的惨重,士兵的尸体堆积如山,遗骨遍地,触目惊心。在这样的背景下,“犹点乡兵作戍兵”,意味着战争不仅没有消停,反而仍在持续,甚至把原本安于农耕的百姓强行征召为戍守边疆的士兵。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战争连绵不绝,迫使百姓饱受苦难的深切同情。
### 总体解读
韦庄通过这首诗,以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深刻揭示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与痛苦,以及战争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长期影响。诗中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根源的反思。韦庄用简单而直白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战争的惨景,强烈表达了对战争的批判和对和平的呼唤。
《壶关道中作》古诗词赏析:
《壶关道中作》是唐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苦难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和平的深切渴望。诗中的每一句话都富含深意,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1. **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何代何王不战争, 尽从离乱见清平”。这两句诗通过反问的方式,指出自古以来,无论是哪个朝代,哪个帝王,都不曾避免过战争。而战争的结果,往往是和平的短暂出现,随后又是一轮新的混乱与离乱。通过这样的对比,韦庄展现了战争对于人类社会的普遍性影响,以及和平的稀缺性。
2. **对战争后果的揭示**:“如今暴骨多于土”。这一句直白地描绘了战争留下的残酷后果——大量的战死士兵的遗骸,多到仿佛大地都被其覆盖。这种描写不仅令人震惊,也深深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3. **对现状的讽刺**:“犹点乡兵作戍兵”。这句话是对当时依然存在的、将百姓编入军队,成为戍守边疆士兵的现状的讽刺。在经历了战争的浩劫之后,人民依然被迫再次拿起武器,守卫疆土,这样的循环令人悲愤。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也表达了对统治者未能实现真正和平的批评。
通过这首诗,韦庄不仅反映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对战争给人民带来苦难的同情,同时也对当时的统治者提出了批评,呼吁社会寻求真正的和平与安宁。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有力,展现了韦庄作为诗人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刻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