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ǎo liàn piān
捣练篇
tóng lóng hè rì dōng fāng lái jìn chéng yān nuǎn zhēng qīng tái |
曈昽赫日东方来 禁城烟暖蒸青苔 |
jīn lóu měi rén huā píng kāi chén zhuāng wèi bà chē shēng cuī |
金楼美人花屏开 晨妆未罢车声催 |
yōu lán bào nuǎn zǐ yá zhé yāo huā chóu yàn dié fēi huí |
幽兰报暖紫芽折 夭花愁艳蝶飞回 |
wǔ líng nián shào xī huā luò jiǔ nóng gē jí fān rú āi |
五陵年少惜花落 酒浓歌极翻如哀 |
sì shí lún huán zhōng yòu shǐ bǎi nián bú jiàn nán shān cuī |
四时轮环终又始 百年不见南山摧 |
yóu rén mò shàng qí shēng chén yán zi mén qián chuī sǐ huī |
游人陌上骑生尘 颜子门前吹死灰 |
《捣练篇》古诗词释义:
韦庄的《捣练篇》描绘了一个富有生活场景与情感层次的画面,以下是对每句诗的大致解释:
1. **曈昽赫日东方来,禁城烟暖蒸青苔**:初日从东方升起,光芒万丈,照亮了禁城的景象,城中烟雾袅袅,温暖的气息使得青苔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这里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暗示了皇城的庄严与生机。
2. **金楼美人花屏开,晨妆未罢车声催**:华丽的高楼内,美人正在整理晨妆,窗外已传来马车的嘈杂声,催促她外出。美人的晨妆还未完成,车声的催促显得有些急促,展现了日常生活的节奏。
3. **幽兰报暖紫芽折,夭花愁艳蝶飞回**:幽兰在温暖的环境中开放,紫色的嫩芽透露出春的气息,而花朵似乎带着哀愁,吸引着蝴蝶前来,但又似乎感到疲惫,再次飞回。这种对花的哀愁与生命力的描绘,增添了诗歌的层次。
4. **五陵年少惜花落,酒浓歌极翻如哀**:五陵富家子弟对花落感到惋惜,他们在酒宴上纵情歌唱,歌声似乎充满了哀愁。这里不仅展现了贵族的生活方式,也反映了他们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5. **四时轮环终又始,百年不见南山摧**:四季更替,轮回不息,而山岳千年不摧,表达了自然界永恒的定律和人类生命短暂的对比。这句诗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
6. **游人陌上骑生尘,颜子门前吹死灰**:游人在马路上来来往往,留下了尘土,而颜回(孔子的弟子)门前的火炉灰烬随风飘散,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易逝。颜回象征着圣贤,门前的死灰与繁华的游人形成对比,引发对人生意义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人物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从清晨到夜晚的生活片段,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情感体验,展现了韦庄细腻的笔触和对生活与时间的独到洞察。
《捣练篇》古诗词赏析:
韦庄的《捣练篇》这首诗,无论是从内容还是艺术形式上,都展现出了韦庄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题材与主题
《捣练篇》通过对自然景观、社会生活场景以及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唐代社会风貌与人们生活的复杂多面。标题“捣练”指向的是古代妇女在秋冬季节进行丝绸制作的一种劳作过程,诗中不仅聚焦于这一劳动场景,还扩展到了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和人生哲思。
### 艺术手法
1. **象征与暗示**:诗中使用了象征和暗示的手法,如“金楼美人花屏开”象征着富贵华丽的生活,“幽兰报暖紫芽折,夭花愁艳蝶飞回”则借自然界的季节更替暗示人生的无常与变迁。
2. **对比与反差**:诗中通过对比五陵年少对花落的哀伤与社会的残酷现实,展现了个体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反差,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情感张力。
3. **场景转换**:从“东方来”的朝阳、暖暖的烟气、生机勃勃的花朵,到“游人陌上骑生尘”和“颜子门前吹死灰”的社会场景转换,体现了时间和空间的跨度,描绘了一幅从早晨到夜晚,从繁华到凋零的生活画卷。
4. **情感与哲学思考**:通过“百年不见南山摧,游人陌上骑生尘,颜子门前吹死灰”等诗句,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以及人生追求与现实境遇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揭示了生命与存在的本质问题。
### 综合评价
韦庄的《捣练篇》不仅是一首对劳动场景的描绘,更是一幅反映唐代社会生活全貌的长卷,通过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和对时代风貌的深刻洞察。诗中丰富的象征、深刻的对比、流畅的场景转换,以及蕴含的哲学思考,使其成为一首具有深刻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