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lóng tán ( yī zuò sēng yīng wù shī )

龙潭(一作僧应物诗)

作者:韦庄 
yù gōu xī miàn zhū mén zhái     jì de dāng shí hǎo dì xiōng
御沟西面朱门宅   记得当时好弟兄
xiǎo bàng liǔ yīn qí zhú mǎ     yè wēi dēng yǐng nòng xiān shēng
晓傍柳阴骑竹马   夜隈灯影弄先生
xún jiē chèn dié yī shang pò     shàng wū tàn chú shǒu jiǎo qīng
巡街趁蝶衣裳破   上屋探雏手脚轻
jīn rì xiāng féng jù lǎo dà     yōu jiā yōu guó jǐn gōng qīng
今日相逢俱老大   忧家忧国尽公卿

《龙潭(一作僧应物诗)》古诗词释义:

韦庄的这首诗《龙潭》,虽然是以“一作僧应物诗”标注,但实际上没有找到对应的僧应物版本,我们主要基于韦庄的这首诗进行解读:

**御沟西面朱门宅,记得当时好弟兄,晓傍柳阴骑竹马,夜隈灯影弄先生,**

首四句描绘的是童年时期,两位好友生活在御沟(皇家护城河)旁的华丽住宅里,彼此如同兄弟一般亲密无间。清晨,他们伴着柳树的阴凉骑着竹马玩耍;夜晚,灯火阑珊中,他们围绕着灯影与老师嬉戏学习。这两句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两位孩童的纯真与欢乐,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

**巡街趁蝶衣裳破,上屋探雏手脚轻,**

后四句则讲述了二人成年后的故事。他们仍然保持着儿时的活泼,街巷间追逐蝴蝶时,衣裳可能被磨损;登高探望鸟巢,手脚轻盈敏捷。这两句暗示着,尽管长大后,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依旧保有童年的纯真与活力,或许也暗含着他们儿时的勇敢和探索精神。

**今日相逢俱老大,忧家忧国尽公卿,**

最后四句,诗人与老友再次相遇,却发现他们都已经步入中年。在这个相聚的时刻,他们虽然年岁已高,但心中仍怀有对家庭、国家的深深忧虑,同时,他们也已成为了社会的栋梁,担负着公卿的责任。这两句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对人的影响,以及成长与责任的自然承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既展现了童年纯真无邪的美好时光,也描绘了长大成人后对家庭、国家的深刻关怀和责任担当,充满了人生哲理与情感的深沉。

《龙潭(一作僧应物诗)》古诗词赏析:

这首《龙潭》(或一作《僧应物诗》)是唐代诗人韦庄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儿时好友相聚的回忆,这首诗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岁月的流转。韦庄以朴素而真挚的笔触,描绘了儿时友谊的纯真与成长的轨迹,以及对时代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1. 开篇与回忆

首联“御沟西面朱门宅,记得当时好弟兄”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回忆的场景中。御沟旁的富丽宅邸,儿时的好友,这些共同构成了一幅既富贵又充满童年的画面。这种回忆的起点往往带有温馨与亲切感,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一段关于成长与别离的故事。

### 2. 童年趣事

接下来的四句“晓傍柳阴骑竹马,夜隈灯影弄先生,巡街趁蝶衣裳破,上屋探雏手脚轻”描绘了儿时的无忧无虑与纯真。清晨,孩子们在柳阴下骑着竹马,夜晚,他们在灯光下与“先生”嬉戏,追逐蝴蝶,爬到屋顶探索。这些场景充满童趣,展示了孩子们的活泼与好奇,同时也体现了他们之间的亲密与默契。

### 3. 成长与变迁

第五、六句“巡街趁蝶衣裳破,上屋探雏手脚轻”通过描述孩子们的探索与冒险,暗示了成长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衣裳破旧了,手脚轻盈的状态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可能不再,这是一种自然的、不可避免的生命变化。这既是对儿时纯真时光的怀念,也是对成长带来的变化的一种无奈接受。

### 4. 成年的责任与忧思

最后两联“今日相逢俱老大,忧家忧国尽公卿”展现了韦庄对友情与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长大成人后,他们再次相遇,都已步入中年,各自在社会上承担起家庭和国家的重任,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这种转变既是个人成长的必然结果,也是时代赋予的责任与挑战。忧家忧国的胸怀,反映了韦庄对个人命运与时代责任的深刻关注。

### 总结

韦庄的这首《龙潭》不仅是一首回忆童年友谊的诗,更是对生命历程、个人成长与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真挚的情感,这首诗唤起了人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与社会的责任。在韦庄的笔下,友情、成长与时代的交织,构成了一幅丰富而动人的画面。

韦庄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