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zhōng qiū yuè

中秋月

作者:李洞 
luò yè jiàn yín shēn     huì qí yún wài rén
落叶溅吟身   会棋云外人
hǎi kū sōu bù jìn     tiān dìng zhe zhǎng xīn
海枯搜不尽   天定着长新
yuè shàng fēn tí biàn     zhōng cán bù zi yún
月上分题遍   钟残布子匀
wàng cān èr jué jìng     qǔ yì zhù táo jūn
忘餐二绝境   取意铸陶钧

《中秋月》古诗词释义:

李洞的《中秋月》诗词,是通过对中秋月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月夜景色的感慨和内心深处的思考。我们可以逐段解释其意思:

1. **落叶溅吟身,会棋云外人**:在这句中,诗人描述了秋天的落叶在风中飘落,击打着他的身体,使他情不自禁地吟咏起来。这里也暗含了一种孤独与自我反思的状态。同时,"会棋云外人"则象征着在遥远的云层之上,与世隔绝的地方,仿佛在与天地间进行一种超然的对弈,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和与自然的对话。

2. **海枯搜不尽,天定着长新**:这两句诗意在表达自然界的永恒和循环。"海枯"比喻的是自然界的浩瀚与无穷,"搜不尽"则暗示了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与理解总是有限的。"天定着长新"则强调了自然界的更新与重生,天的意志为自然界的永恒轮回设定了不变的法则。

3. **月上分题遍,钟残布子匀**:这句诗通过描绘月光洒满大地,仿佛在布置棋局,以及随着钟声的消逝,布满棋子均匀排列的场景,来表现中秋月夜的宁静与祥和。"月上分题遍"暗示了月光照耀下的景色分布均匀,如同自然界中的秩序。"钟残布子匀"则可能是暗示随着时间的流逝,世界依然保持着和谐与平衡。

4. **忘餐二绝境,取意铸陶钧**: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深入自然,沉浸在自然之美的境界中,以至于忘记了日常生活的琐事,包括用餐。"二绝境"可能是指一种超脱世俗、心灵与自然完全合一的状态。"取意铸陶钧"则有双重含义,一是取自然之美意象,一是借用陶钧(陶土和制作陶器的工具)来比喻创造或转化思想与情感。整句传达了诗人通过自然体验,获得了灵感与创造的深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中秋月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心灵的净化过程,以及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找到的内心平静与灵感。

《中秋月》古诗词赏析:

这首《中秋月》是由唐代诗人李洞所作,全诗通过对中秋节夜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深刻而独特的感悟。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赏析这首诗:

1. **意象丰富**: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描绘中秋之夜的景象,如“落叶溅吟身”、“云外人”、“海枯”、“月上”、“钟残”等,这些意象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2. **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如“海枯搜不尽,天定着长新”体现了对自然永恒与变化的辩证理解;“月上分题遍”则可能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分配,以及对创作的激情。

3. **节奏与韵律**:诗中的句子长短不一,既有四言的整饬,也有五言的自由,使得整首诗在节奏上富有变化,增加了韵律感。例如,“月上分题遍,钟残布子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4. **哲学思考**:“忘餐二绝境,取意铸陶钧”这一句,表明了诗人身处自然美景中,忘却了世俗的烦恼,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将自然之美化为心灵的滋养,这体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和精神追求。

5. **文化意境**:整首诗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如“云外人”可能象征着超脱世俗的高士,而“铸陶钧”则是对创造者和工匠的赞美,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于自然、艺术和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

综上所述,李洞的《中秋月》不仅是一首描绘中秋佳节美景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哲理与文化意蕴的佳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艺术的独到见解。

李洞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