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ào cǎo táng chán shī
吊草堂禅师
tóng píng sè xiè shuǐ chū qì niè lián céng |
铜瓶涩泻水 出碛蹑莲层 |
měng hǔ jiàng dī shǔ pán diāo wàng xiǎo yíng |
猛虎降低鼠 盘雕望小蝇 |
tōng chán wǔ tiān rì zhào zǔ jǐ cháo dēng |
通禅五天日 照祖几朝灯 |
duǎn fā guī lín bái hé fáng tì wèi néng |
短发归林白 何妨剃未能 |
《吊草堂禅师》古诗词释义:
李洞的《吊草堂禅师》是一首悼念草堂禅师的诗,诗中充满了对禅宗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对禅师修行生涯的缅怀。下面逐段解释诗的含义:
1. **铜瓶涩泻水,出碛蹑莲层**:铜瓶因为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而变得不太流畅,如同草堂禅师经历了漫长的人生和修行过程。"出碛"比喻从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走出来,"莲层"指的是莲座,象征禅师在修行的道路上犹如莲花般清净不染。整句意味着草堂禅师在历经磨难后,仍然保持着内心的纯净与坚定。
2. **猛虎降低鼠,盘雕望小蝇**:猛虎象征强大的力量,降低捕食小鼠,意味着草堂禅师以大悲悯心对待一切众生,即使是最微小的生命也予以尊重与关怀。盘雕盘旋在空中,仰视小蝇,表明禅师对于世间事物的观察深刻而细致,不放过任何细节,追求智慧与觉悟。
3. **通禅五天日,照祖几朝灯**:"通禅五天日"指的是草堂禅师对禅宗的理解与实践达到了深奥的程度,如同五天的日光,明亮而持久。"照祖几朝灯"表明草堂禅师的智慧与德行影响了几代祖师,如同灯塔照亮了后人的修行之路。
4. **短发归林白,何妨剃未能**:"短发归林白"描述了草堂禅师因长期修行而显得苍老,犹如林间的白发。"何妨剃未能"表达了对草堂禅师未能剃度(即未正式成为僧侣)的遗憾,同时也对他的精神修为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即使没有正式剃度,他的修行与觉悟也达到了令人敬仰的高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禅宗思想的融合,赞美了草堂禅师卓越的修行成果与精神影响力,同时表达了对其未能正式成为僧侣的惋惜,以及对其深沉智慧的景仰。
《吊草堂禅师》古诗词赏析:
《吊草堂禅师》是唐代诗人李洞创作的一首缅怀和纪念草堂禅师的诗作。这首诗通过描绘草堂禅师生前的生活和修行的场景,以及他对佛教真理的追求和对弟子的影响,展现了草堂禅师的禅修成就和人格魅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铜瓶涩泻水,出碛蹑莲层**:这两句用简练的笔触描绘了草堂禅师在艰苦环境中修行的场景。"铜瓶"代表修行的工具,"涩泻水"表明修行之路的艰难;"出碛"象征着在荒漠中寻找真理,"蹑莲层"则寓意着在困难中保持着内心的纯净与清净。整体展现了一位禅师在艰难环境中坚持不懈修行的坚韧精神。
2. **猛虎降低鼠,盘雕望小蝇**: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以猛虎捕鼠和雕盘旋小蝇的形象,来比喻草堂禅师对生活琐事的淡然和对真理的深邃洞察。即使面对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也能洞见其背后蕴含的真理与深意,显示出草堂禅师敏锐的洞察力和超脱的境界。
3. **通禅五天日,照祖几朝灯**:这两句赞颂了草堂禅师对佛法的通达和对佛教传统的传承。"五天日"指的是佛教中表示极长的时间,"几朝灯"则是对祖师们的智慧光芒的延续和照耀。这两句突出了草堂禅师在佛法上的深厚造诣以及对佛教文化的贡献。
4. **短发归林白,何妨剃未能**:这两句表达了草堂禅师年老时对修行的坚持,尽管白发已生,但对修行的热情不减。"何妨剃未能"则是在说,即使是到了人生的暮年,对佛法的追求也未曾停止,展现了草堂禅师对禅修的至诚和对真理的无限渴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草堂禅师在佛教修行上的成就和人格的高尚。李洞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勾勒出一位在艰苦环境中不懈追求真理的禅师形象,表达了对草堂禅师的深切敬仰和缅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