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sòng huáng fǔ xiào shū zì shǔ xià xiá , guī jìn xiāng yáng

送皇甫校书自蜀下峡,归觐襄阳

作者:李洞 
tiān hán gāo mù jìng     yī qìng gé chuān wén
天寒高木静   一磬隔川闻
dǐng shuǐ kàn shān jí     tái xiāng sǎo xuě fén
鼎水看山汲   台香扫雪焚
hè guī wéi rèn shā     sēng bù bù lí yún
鹤归惟认刹   僧步不离云
shí shì kāi chán hòu     lún zhū xiè shèng jūn
石室开禅后   轮珠谢圣君

《送皇甫校书自蜀下峡,归觐襄阳》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李洞所作,是为皇甫校书自四川经三峡归来,前往襄阳省亲所作的送别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既展现了送别场景的肃穆与宁静,又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关怀与祝愿。以下是对每句的逐段解释:

1. **天寒高木静,一磬隔川闻**:寒冷的天气中,高耸的树木静默无语,远处的山川间传来悠长的钟磬声。这句描绘了送别时的环境,既有自然景观的壮丽,又有深沉的气氛,预示着离别的哀伤。

2. **鼎水看山汲,台香扫雪焚**:诗人想象友人自蜀地归来时,可能会通过煮水、焚香等仪式来亲近自然与净化心灵。煮水是通过看山汲取的清澈之水,焚香则是在雪后的台台上清扫出一片静谧,以香烟净化空气,迎接友人的到来。这一句寓意着友人归来后的净化与重新开始。

3. **鹤归惟认刹,僧步不离云**:友人像鹤一样归家,回到寺庙(刹)认领了属于他的生活。僧人的步伐轻盈,仿佛在云中行走,不为尘世所扰。这里用鹤与僧人来比喻友人的清净与脱俗,预示着他将回归内心的宁静与纯洁。

4. **石室开禅后,轮珠谢圣君**:友人居住在石室中,经过禅修后,心灵得到升华。这里的“轮珠”可能指的是法轮或佛珠,象征着修行的法器,而“谢圣君”则可能是指友人对过去世俗生活的告别。这句表达了友人经过修行后的解脱与自由,不再受世俗束缚。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禅修场景的描绘,以及对友人精神世界的寄托,展现了送别场景的深邃与真挚,同时也蕴含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与期待。

《送皇甫校书自蜀下峡,归觐襄阳》古诗词赏析:

李洞的《送皇甫校书自蜀下峡,归觐襄阳》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学思考。诗的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意象,构建出一幅动与静、山与水、人间与仙境交织的画面,充满了深邃的禅意和对自然、人生的感慨。

首先,"天寒高木静,一磬隔川闻",开篇即渲染出一幅宁静而寒冷的冬日景象。高大的树木在寒风中静默,一磬之声跨越宽阔的河流,传递出内心的呼唤,预示着即将离别的情感与深远的思念。这种对比与融合,既营造了离别时的凄清氛围,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接着,“鼎水看山汲,台香扫雪焚”描绘了友人归乡前的准备工作与生活场景。在归家的路上,友人可能需要在寒冷的雪地里汲取山泉,烹煮一鼎之水,同时在台前焚香,以迎接归家的时刻。这一过程充满了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体现了对自然与生活之美的追求。

“鹤归惟认刹,僧步不离云”则运用了象征手法,鹤归山刹,象征着友人归乡的路程与最终的归宿。僧步不离云,隐喻着修行者的超脱与与世无争的境界。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友人旅程的祝愿,也体现了诗人对更高精神境界的向往。

“石室开禅后,轮珠谢圣君”则是对友人归乡之后可能进行的静修与思考的想象。石室开禅,象征着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深思。轮珠谢圣君,可能指友人放下世俗的束缚,寻求心灵的解脱与自由。这一句不仅展示了对友人归乡后宁静生活的期许,也体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平静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不仅展现了送别时的离愁别绪,也表达了对自然、生活、修行与超脱的深刻思考,充满了诗人的哲理与情感。

李洞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