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dōng gōng jiǎ zhèng zì zhī shǔ
送东宫贾正字之蜀
yún zhōu sān wàn qí nán zǒu jí fēi yīng |
云州三万骑 南走疾飞鹰 |
huí qì xīng dī yàn gū chéng yuè bàn sēng |
回碛星低雁 孤城月伴僧 |
qiāo guān tōng hàn jié qīng fǔ shǒu hé bīng |
敲关通汉节 倾府守河冰 |
wú chǔ lùn biān shì guī xī yè jié zēng |
无处论边事 归溪夜结罾 |
《送东宫贾正字之蜀》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李洞创作,以一种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东宫贾正字赴蜀途中所见的壮观景象以及其背后的复杂情感。诗中的意象丰富,包含了大量的视觉和情感信息,通过以下各段解释,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和含义。
### 云州三万骑, 南走疾飞鹰
开头两句以“云州三万骑”形象地描绘了军队的庞大和壮观。接着,“南走疾飞鹰”以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军队快速南进的情景,如同疾飞的鹰一般迅猛有力。这两句诗一静一动,一军营一天空,营造出壮阔而又充满活力的战争场面。
### 回碛星低雁, 孤城月伴僧
接下来,诗的视角转到了自然与静谧的场景上。沙漠中的星斗低垂,雁阵南飞,与边城的孤独僧侣相对应,形成了一幅静谧而又深邃的画面。这里,星、雁、孤城与僧,构成了一种宁静、超脱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边关的孤独和寂寞。
### 敲关通汉节, 倾府守河冰
这两句描绘了边关的守卫和防御措施。敲关的声响,代表着对安全的坚守,而“通汉节”则象征着汉民族的连结和传统。倾府守河冰则显示出守关士兵面对自然和敌人的双重挑战,不畏艰苦的守护精神。这两句诗体现了边关士兵的忠诚与勇敢。
### 无处论边事, 归溪夜结罾
最后一句转而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绪。在远离家乡的边关,士兵们可能无处倾诉关于边事的忧虑与期待。夜幕降临,溪水边,士兵们或许会用罾(一种捕鱼工具)来象征他们孤独和艰苦的生活,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对于平静生活的渴望,即使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
### 总结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关军营的壮丽景象、自然与僧侣的宁静对比、边关守卫的勇敢与忠诚,以及士兵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展现了边关生活的真实面貌和士兵们复杂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对边关军民生活的一次深刻描绘,以及对他们无尽牺牲与奉献的敬意。
《送东宫贾正字之蜀》古诗词赏析:
《送东宫贾正字之蜀》是唐代诗人李洞所写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以贾正字即将前往蜀地的背景为线索,通过生动的描绘和隐喻,展现出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送别时的复杂情感,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祝福。
首联“云州三万骑, 南走疾飞鹰”,以“三万骑”和“疾飞鹰”为象征,暗示贾正字此行将面对的广阔疆域和挑战。这不仅是对贾正字远行的热烈欢迎,也是对他的勇气与决心的赞颂。接下来,“回碛星低雁,孤城月伴僧”,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边塞的孤独与宁静,同时也蕴含着对友人旅程中孤独与挑战的隐忧。
“敲关通汉节,倾府守河冰”,这两句更进一步展示了边关的严峻与士兵的坚守,通过“汉节”的使用,也暗示了对国家忠诚与传统的尊重。这种形象不仅描绘了边关的现实状况,也暗含了对友人旅途安全的祝愿。
最后,“无处论边事,归溪夜结罾”,既是对贾正字即将离开边关的感慨,也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通过“无处论边事”,表达出对友人旅途劳顿的同情,以及对朋友能够平安归来,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通过壮丽的边塞景色描绘出送别的氛围,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对友人的深深祝福。李洞以细腻的笔触,将离别与期待、壮丽与孤独、忠诚与期待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这首诗具有强烈的情感感染力和深沉的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