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xuē shào fǔ zhuāng
题薛少府庄
yù gōu lín àn xíng yuǎn xiù jiàn yún shēng |
御沟临岸行 远岫见云生 |
sōng xià dù sān fú qìng zhōng xiāo wǔ gēng |
松下度三伏 磬中销五更 |
yǔ lín jīng gé bái rì shǎn tì dāo míng |
雨淋经阁白 日闪剃刀明 |
hǎi pàn zhōng xū qù shāo dēng lǎo guó qīng |
海畔终须去 烧灯老国清 |
juǎn qī bǎi èr shí èr |
卷七百二十二 |
《题薛少府庄》古诗词释义:
李洞的这首《题薛少府庄》描绘了薛少府庄园的静谧和安详,通过七段不同的场景,展现了庄园的四季变换与和谐宁静的生活氛围。以下是对这首诗每句的解释:
1. **御沟临岸行, 远岫见云生**。诗人行走在靠近御沟的岸边,远处的山峰上云雾缭绕,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相连、云雾缭绕的美丽景象。
2. **松下度三伏, 磬中销五更**。夏天的酷暑(三伏天)在松树的荫蔽下似乎变得温和,而在禅房(或钟磬房)中,随着时间的流逝,五更的钟声响起,标志着一天的开始。
3. **雨淋经阁白, 日闪剃刀明**。雨滴在经阁(存放佛教经典的地方)上落下,使得屋顶和阁内的一切显得明亮而洁净,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剃刀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给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感觉。
4. **海畔终须去, 烧灯老国清**。虽然处在海边,但终究会离开,诗人在海边的夜晚燃起了灯,让整个国清寺显得更加肃穆和清静。这可能表达了作者对离别或时光流逝的感慨。
5. **卷七百二十二**。这似乎是一首诗歌的卷号,暗示这首诗是《题薛少府庄》系列中的一首,总共七百二十二首,显示了李洞对薛少府庄长期观察和描绘的深入与系统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薛少府庄园四季变换和日常生活的细节,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庄严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美好寄托。
《题薛少府庄》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题薛少府庄》是唐代诗人李洞的作品,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物品格的赞美。让我们逐句赏析:
1. **御沟临岸行,远岫见云生**。"御沟"是指皇家园林或宫殿附近的水道。"临岸行"描绘了诗人沿着御沟边行走的情景。"远岫见云生"则是指远处的山峰间云雾缭绕,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自然氛围。这一句通过行走御沟与远眺山峦,展现了诗人的漫步之乐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2. **松下度三伏,磬中销五更**。"三伏"是中国农历中表示一年中最热的时节,这段时间在古诗中常用来形容炎热难耐的夏日。"磬中销五更"则暗示在夜晚的静谧中,伴随着悠长的钟磬声,时间仿佛被定格,暗示了禅定、清心的境界。通过"松下度三伏"与"磬中销五更"的对比,诗人展现了在极端自然条件下的内心平静。
3. **雨淋经阁白,日闪剃刀明**。"经阁"指的是存放经书的阁楼,"雨淋经阁白"描绘了雨后经阁表面的纯净与明亮,通过"白"字强调了雨水的清洁与滋润。"日闪剃刀明"则描述了阳光照耀下剃刀的锋利与闪耀,剃刀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精神或道德的磨砺。这两句通过自然与象征的结合,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洗礼与磨砺的追求。
4. **海畔终须去,烧灯老国清,卷七百二十二**。"海畔终须去"暗示诗人即将离开此地,或许有离开故土、寻求更广阔世界的意味。"烧灯老国清"可能是指在夜晚,用灯火照亮归途,象征着在清静之地找寻内心的平静。最后的"卷七百二十二"可能是对这首诗的编号或版本号,但在这里更多的是一种诗意的留白,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象征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对时间、空间的深刻感知。它不仅是一幅关于自然风光的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