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tài bái yǐn zhě
寄太白隐者
hé xū záo jǐng yǐn mén zhàn gǔ xī jū |
何须凿井饮 门占古溪居 |
jì mò tái chuáng wò hán xū yù bǐng shū |
寂寞苔床卧 寒虚玉柄书 |
yǒu qī dēng bái gé yòu dé shǎng hóng qú |
有期登白阁 又得赏红蕖 |
qīng qiǎn pú gēn shuǐ shí kàn lù zhuó yú |
清浅蒲根水 时看鹭啄鱼 |
《寄太白隐者》古诗词释义:
这首李洞的《寄太白隐者》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静谧脱俗的隐居生活画卷,向读者展现了隐者太白的生活方式与内心世界。我们逐一解读诗句,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意境:
1. **何须凿井饮**:此处“何须”表示不必的意思,诗人以隐者太白居住在古溪旁,直接引用溪水作为生活用水,表达了隐居生活与自然的和谐,不需要人为制造或挖掘水源。
2. **门占古溪居**:进一步描绘了隐者所居住的地方,门前就是古溪,这样的环境不仅提供了生活所需,还营造了一种历史的沉淀感和与世隔绝的清幽氛围。
3. **寂寞苔床卧**:苔床在这里不仅指床铺,更象征着与世隔绝的环境,卧在苔床上,营造了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远离尘嚣,内心平静的状态。
4. **寒虚玉柄书**:玉柄书,用珍贵的玉作为书的把手,不仅表现出书籍的珍贵,还暗喻了知识的高洁和隐者追求的精神世界的纯粹与高雅。
5. **有期登白阁**:白阁,可能是指白茫茫的山阁或雪白的楼阁,表示有朝一日能够登上这样的地方,寓意着隐者追求的精神高峰,或者是对未来某种美好愿景的期许。
6. **又得赏红蕖**:红蕖,即荷花,这里用来形容花朵鲜艳美丽,表示在隐居生活中,隐者能够随时欣赏到自然的美丽,享受生命的美好。
7. **清浅蒲根水**:清浅的水面上长着蒲草,象征着清澈、平静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寓意着生命的源远流长和生机勃勃。
8. **时看鹭啄鱼**:时而可以看到白鹭在水中啄食,描绘出一幅和谐自然的生态景象,象征着隐者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太白隐者的生活场景和心境,展现了隐逸生活的静谧与高洁,以及与自然的深刻融合,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寄太白隐者》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寄太白隐者》展现出了一幅隐居生活的恬静图景,充满了自然与静谧之美。李洞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的情感、愿望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崇敬。
### 何须凿井饮
“何须凿井饮”,这句诗开门见山,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简单、自然的态度。不需刻意去开凿水源,即可饮用,暗含着对自然环境的信赖与对生活本质的追求。这里的“凿井饮”象征着生活中为了满足物质需求而进行的劳作和努力,而隐者则选择了更为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
### 门占古溪居
“门占古溪居”,隐者选择居住在古溪边,这里不仅仅是对地理位置的描述,更寓意着与世隔绝、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古溪作为背景,暗示了一种历史的沉淀和自然的宁静,给人一种与世无争、超脱尘俗的意境。
### 寂寞苔床卧,寒虚玉柄书
这两句描绘了隐者的日常生活。苔床,暗示了一种简朴而清幽的环境;卧,展现了一种自在、随性的生活态度。在这样的环境中,阅读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书籍被比作“玉柄”,既显珍贵,也喻示了知识与智慧如同玉一般珍贵而高洁。这样的生活不仅是对身体的放松,更是对心灵的滋养。
### 有期登白阁,又得赏红蕖
“有期登白阁,又得赏红蕖”,表达了作者对与隐者相聚的期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白阁可能是与隐者所在居所相联系的一个地方,而红蕖则是夏季常见的荷花,象征着美丽和高洁。这种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不仅体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简单生活之美的认同。
### 清浅蒲根水,时看鹭啄鱼
最后两句“清浅蒲根水,时看鹭啄鱼”,以生动的自然场景收尾,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另一面——与自然和谐共处。清浅的水流、蒲根、鹭鸟和鱼儿共同构成了一个生动、和谐的画面。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也是对生活简单快乐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隐者生活的静谧与美好,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