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ò yě sǒu jū
过野叟居
nán zhēng suī fù pì qí nài fù gāo kē |
南征虽赴辟 其奈负高科 |
shuǐ hé xiāng tán zhù shān fēn yuè guó duō |
水合湘潭住 山分越国多 |
méi huā xuě gòng xià wén □ □ xiāng hé |
梅花雪共下 文□□相和 |
bái fà péi guān yàn hóng qí yǐng lǐ gē |
白发陪官宴 红旗影里歌 |
《过野叟居》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名为《过野叟居》是唐代诗人李洞所作,其意境与情感深邃,让人回味。我将逐段解释每一句话的意思:
1. **南征虽赴辟,其奈负高科**, 这句诗表达的是作者在追求功名的道路上虽然南行,甚至被派遣到了远方(辟),但遗憾的是,他未能在科举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辜负了自己对学术和功名的期望。
2. **水合湘潭住,山分越国多**, 作者提到水合湘潭住,意味着他在湘潭居住,湘潭以湘江流经而得名。山分越国多,这里的“越国”不仅仅指地理位置上的越国,也可能暗指学术、知识之国,表达的是作者身处于广袤的山水之间,也意在强调其在学术和知识上的追求与探索。
3. **梅花雪共下**, 描述的是冬季雪景中梅花绽放的情景。梅花在严冬中绽放,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的品质,这里可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外化,表达他在艰难环境中依然保持高洁、坚韧不屈的精神。
4. **文□□相和**, 文字中被省略的部分需要补充,“□□”可能是作者笔误或错字,但不论如何,这一句意在表达文人相会、文思相和的情景,暗示了作者在文人雅集中的情感交流与思想碰撞,虽处境艰难,但仍有精神上的慰藉和高雅的追求。
5. **白发陪官宴,红旗影里歌**, 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参加官府宴席的场景,尽管岁月已在白发中留下痕迹,但他仍能与官员一同欢宴。在红旗的映照下,众人歌唱,这既是对官场生活的一种描述,也是作者在困境中寻找生活乐趣、保持乐观态度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人物活动等元素,反映了作者在追求学术与功名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与挑战,同时也展示了他在困境中坚韧不屈、追求高洁品质的个人风貌。
《过野叟居》古诗词赏析:
李洞的《过野叟居》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次拜访隐居在自然中的老者所见所感的场景,寓含了一种对世事沧桑、人情淡薄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憧憬。
首句“南征虽赴辟,其奈负高科”借用了典故,通过“南征”指代为官或仕途的艰辛努力,然而“赴辟”却“负高科”,即虽有功名之望,却最终未能达到自己的期望,暗含了一种失落感。
“水合湘潭住,山分越国多”描绘了所经过之地的地理特征,湘潭水边,山峦起伏,自然环境优美而宁静。这里用“湘潭”和“越国”泛指美丽山水之地,暗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向往。
“梅花雪共下,文□□相和”进一步描绘了冬日雪景与梅花共舞的画面,梅花在雪中绽放,文人雅士相和吟诗,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充满了诗意和意境。
“白发陪官宴,红旗影里歌”则转向了社会现实的一面,通过“白发陪官宴”和“红旗影里歌”,反映了官场的宴饮之风以及其背后的政治氛围。这样的描述既有对官场浮华的讽刺,也寄托了作者对于纯净自然和闲适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不仅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自然景象,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洞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李洞诗作中深沉的意境和丰富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