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zhú xī chán yuàn
题竹溪禅院
xiǎo kǎn míng gāo xuě yōu rén dòu zhì qí |
小槛明高雪 幽人斗智棋 |
rì xié pāo zuò jié yuè wǔ cù chéng chí |
日斜抛作劫 月午蹙成迟 |
yǐ zhàng xiāng sēng suàn qiào sōng yě hè kuī |
倚杖湘僧算 翘松野鹤窥 |
cè qiū qiāo xǐng shuì piàn shí jiā yín shī |
侧楸敲醒睡 片石夹吟诗 |
yǔ diǎn lián zhōng zì dēng huā jú shàng chuī |
雨点奁中渍 灯花局上吹 |
qiū tāo hán zhú sì cǐ xīng xiè gōng zhī |
秋涛寒竹寺 此兴谢公知 |
《题竹溪禅院》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题竹溪禅院》描绘了一个幽静的禅院环境,并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出了其中的禅意与静谧氛围。下面逐段解释其意思:
1. **小槛明高雪**:小栏杆在明亮的高雪中显得格外清晰。这里的雪可能象征着禅定的纯净与雪后的宁静。
2. **幽人斗智棋**:此处的“幽人”指的是禅院中的修行者,他们在下着智力的对弈(棋局)。围棋不仅是一种游戏,也象征着智慧的修炼和对宇宙秩序的理解。
3. **日斜抛作劫**:夕阳西下,下棋时的“劫”(围棋中的重要概念,指在围棋对局中为避免对方在自己的区域内形成强大的棋形而采取的策略)被抛诸脑后。这表明时间的流逝以及禅者对世事的淡然。
4. **月午蹙成迟**:午夜时分,月亮高悬,时间仿佛凝固,这里“蹙成迟”可能暗示时间的静止,与前文的日斜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禅宗追求的内心和平与时间的相对性。
5. **倚杖湘僧算**:湘僧靠在竹杖上,默默算计(这里的“算计”可能是某种冥思或内省的活动),表现了禅者对于生活、世界乃至内心的深刻思考。
6. **翘松野鹤窥**:挺立的松树上,一只野鹤正在偷窥。松鹤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长寿,野鹤则增添了神秘与超脱的意味,暗示了禅院中的自然与生命之美。
7. **侧楸敲醒睡**:楸树边,似乎有敲击声,这可能是在提醒沉睡中的人或事物。这里的楸树与前文的松树共同构成了禅院的自然景观,而敲击声则可能寓意着禅宗中的觉醒与警醒。
8. **片石夹吟诗**:一块石头夹在中间,上面似乎刻有诗文。这既是一种自然景观的描述,也象征着禅者对诗歌艺术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诗意表达。
9. **雨点奁中渍**:雨点落在奁(盒)中,留下了渍痕。这里或许暗示了禅宗中的无常与变化,以及对万物变化的接纳与理解。
10. **灯花局上吹**:灯花在棋局上被风吹动。灯花象征着智慧之光,棋局则是思考与策略的体现。风吹动灯花,既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也寓意着对智慧与思考的不断探索。
11. **秋涛寒竹寺**:秋季的潮水与竹林寺相互映照,竹寺在寒冷的秋风中显得更为静谧。这里营造出了一种深秋季节禅院的氛围,暗示了禅宗对于自然与季节变换的深刻感知和接纳。
12. **此兴谢公知**:这种兴致,只有像谢安(谢公)这样的智者才能理解。谢安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诗人,他的智慧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在这里被引用,表达了诗人对那种超越日常世俗,深藏于自然与禅意中的高远境界的向往和认同。
《题竹溪禅院》古诗词赏析:
《题竹溪禅院》是唐代诗人李洞创作的一首题画诗,通过对竹溪禅院景象的描绘,展现出一种静谧、深远的禅意氛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禅院的自然美和静谧的修行环境,同时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与哲思。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 **景象描绘**:首句“小槛明高雪”用“小槛”与“高雪”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描绘了竹院中栏杆映衬下的雪景,另一方面也暗示了禅院的静谧与高洁。接下来的诗句继续细致地描绘了院内的种种景物与活动,如斗智棋、夕阳、月光、倚杖、翘松、野鹤、楸树、片石、雨点、灯花等,这些都构成了一个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禅院图景。
2. **情感与哲思**:通过描绘这些自然与人文景观,诗人在字里行间融入了对禅学的感悟与理解。比如“月午蹙成迟”通过描绘月光下的时间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禅定境界。“秋涛寒竹寺,此兴谢公知”则直接引用谢公(谢灵运)的典故,表达对古代高僧和诗人能够体味禅意和自然之美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竹溪禅院的共鸣与热爱。
3. **语言风格**:李洞的这首诗语言工整,用词精妙,通过巧妙的句式和丰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悠远深邃的意境。如“倚杖湘僧算”中的“湘僧”用典,既指湘水边的僧人,又暗含湘水之地的禅宗传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情。
4. **整体意境**:全诗在描绘竹溪禅院的自然美与修行氛围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禅宗智慧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诗人的细致观察与情感融入,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个充满禅意的竹院之中,感受到了一份远离尘嚣的平和与宁静。
总之,《题竹溪禅院》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远的哲思,展现了一幅静谧、深远的禅院图景,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传达了诗人对于禅宗智慧和宁静生活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