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dōng chuān gāo pū shè

东川高仆射

作者:李洞 
sì mén hé hè yǐ xiāng shān     yuè tǔ qiū guāng dào sī chán
寺门和鹤倚香杉   月吐秋光到思嚵
jiāng fǎ chuán lái chuān yāng mǎng     bǎ shī yín qù rù qiàn yán
将法传来穿泱漭   把诗吟去入嵌岩
mó hú shū juàn yān lán dī     láng jiè yī shang pù bù jiān
模糊书卷烟岚滴   狼借衣裳瀑布缄
bù duàn qīng fēng yá dǐ jué     wú yīn nèi diàn dé míng xián
不断清风牙底嚼   无因内殿得名衔

《东川高仆射》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的解释如下:

1."寺门和鹤倚香杉,月吐秋光到思嚵":寺庙的大门与仙鹤共同依靠在香气弥漫的杉树下,月光将秋天的光辉洒在思索之地。这描绘了一幅寺庙清幽、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景象。

2."将法传来穿泱漭,把诗吟去入嵌岩":这里运用了双关语,将“法”和“诗”巧妙地联系起来。意思是僧人将佛法传授开来,就像将诗篇带入了广阔的天地,深入到幽深的岩洞中,形象地表达了佛法与诗歌的传播与深邃。

3."模糊书卷烟岚滴,狼借衣裳瀑布缄":这句话描绘了书卷上烟雾缭绕、水珠滴落的景象,以及僧人穿着狼皮的衣裳,比喻他们在深山密林中借瀑布的水声掩盖行踪。这反映了僧人修行的孤独与神秘。

4."不断清风牙底嚼,无因内殿得名衔":诗人用“清风”和“牙底嚼”比喻僧人对佛法的不断深究和体悟,意在表达僧人清心寡欲、苦修自悟的生活状态。最后一句“无因内殿得名衔”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虽然默默修行,但未能在庙堂之高得到认可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隐喻,描绘了僧人修行生活的情景,表达了对佛法与自然、诗歌与修行之间相互影响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僧人虽然修行但未被世俗认可的感慨。

《东川高仆射》古诗词赏析:

李洞的《东川高仆射》是一首富有禅意和深沉情感的诗歌,通过对东川高仆射(一位佛教高僧)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对佛法的执着追求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形象描绘与象征意义**:诗开篇描述的“寺门和鹤倚香杉, 月吐秋光到思嚵”既展现了寺庙的静谧和庄严,鹤的轻盈与静穆,又以月光洒落,勾勒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氛围,象征着高仆射内心的宁静与高远。

2. **佛法的传承与诗的吟唱**:“将法传来穿泱漭, 把诗吟去入嵌岩”这两句不仅描绘了高仆射传播佛法、吟咏诗篇的场景,还暗含了佛法与诗文相互交融、相得益彰的意境。泱漭和嵌岩分别象征着广阔的世界和深邃的内心世界,体现了高仆射追求精神与物质世界的和谐。

3. **书卷与自然的融合**:“模糊书卷烟岚滴, 狼借衣裳瀑布缄”通过描述书卷上的烟岚和衣裳与瀑布的相互映照,暗示了高仆射的智慧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书卷上的烟岚滴代表着智慧的点点滴滴,瀑布的缄则是自然的壮美与力量的象征,二者共同体现了对知识与自然的敬畏与融合。

4. **对清风的品味与内省**:“不断清风牙底嚼, 无因内殿得名衔”表达了高仆射在清风中品味人生、思考宇宙的深刻内省。通过“嚼”清风,可以理解为他不断地咀嚼生命的意义,而“无因内殿得名衔”则可能意味着他追求的并非世俗的名利,而是内在精神的升华与自我超越。

综上所述,李洞的《东川高仆射》通过细腻的描绘与象征,展现了一位高僧在佛法与自然之间寻找真理与自我实现的历程。诗中充满禅意的表达,引导读者进入一个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深邃世界。

李洞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