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òng yóu mù lán tíng
重游木兰亭
wú gōng tái xià jiù jīng chéng céng yǎn héng mén guò shí chūn |
吴公台下旧京城 曾掩衡门过十春 |
bié hòu bù zhī xīn jǐng xiàng xìn lái kōng wèn gù jiāo qīn |
别后不知新景象 信来空问故交亲 |
huàn yóu jīng kǒu wú gāo xìng xí yǐn zhōng shān xiàn sú chén |
宦游京口无高兴 习隐钟山限俗尘 |
jīn rì xǐ wèi huá biǎo hè kuàng péi yuān lù miǎn mí jīn |
今日喜为华表鹤 况陪鹓鹭免迷津 |
《重游木兰亭》古诗词释义:
### 诗词解释:
徐铉的《重游木兰亭》是一首表达诗人重访旧地时复杂情感的诗。我们可以将其分段解释如下:
**首句“吴公台下旧京城”**:这首诗开篇提及的是吴公台所在的古老京城,这是一种对过去繁华景象的回忆,也是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曾掩衡门过十春”**:这一句中,“衡门”常用来形容简陋的门户,整个句子意在表达诗人曾经在这样一个简朴的居所度过了十年的时光。这不仅是一种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也是对平凡生活的向往和怀念。
**“别后不知新景象, 信来空问故交亲”**:这两句展现了诗人离别后重归旧地时的迷茫和感伤。时间的流逝,使他失去了对新景象的感受,也失去了与旧日朋友的联系,这种情感的落差和时间的无情是诗人内心深感的痛苦和失落。
**“宦游京口无高兴, 习隐钟山限俗尘”**:这一段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京口的官场生涯未能给他带来快乐,相比之下,他更倾向于在钟山(一般指南京附近的名山)隐居,远离尘世的喧嚣。
**“今日喜为华表鹤, 况陪鹓鹭免迷津”**: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重返旧地的欣喜和对于重获指引的期待。以“华表鹤”象征回归和指引,暗示诗人希望通过这次重游,找到内心的平静和生活的方向,避免在人生路上迷失。
综上所述,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旧、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回归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深刻的理解。
《重游木兰亭》古诗词赏析:
徐铉的《重游木兰亭》是一首反映诗人对过往生活感慨与对当下人生抉择的深思之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联“吴公台下旧京城,曾掩衡门过十春”**,开篇即呈现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吴公台"、"旧京城"等意象不仅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也暗示了作者对曾经生活在此的深厚情感。"掩衡门"则运用典故,描绘了诗人深居简出,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这里通过“十春”的时间跨度,既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也突出了作者对过往生活的深刻记忆。
2. **颔联“别后不知新景象,信来空问故交亲”**,表达了作者对时间与空间变化的无奈。"别后"一词点明了与“故交亲”的分别,时间的流逝让作者无法得知朋友们新的生活状态,只能通过书信得知一些信息。这里的“空问”既是对时间和空间隔阂的感叹,也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惜与怀念。
3. **颈联“宦游京口无高兴,习隐钟山限俗尘”**,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复杂情绪。"宦游京口"可能代表了一段官场生涯的结束,"无高兴"表达了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厌倦。而"习隐钟山"则意味着作者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试图远离世俗的束缚,过上一种更加简单、贴近自然的生活。
4. **尾联“今日喜为华表鹤,况陪鹓鹭免迷津”**,在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憧憬中结束。"华表鹤"是古代传说中的仙鹤,常被用来象征超脱尘世的神仙形象,"鹓鹭"则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常用于比喻朝廷的高官。这里诗人用"华表鹤"和"鹓鹭"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示在回归自然的生活中找到了方向与平静,避免了人生的迷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体现出徐铉对人生深刻的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