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ōu yáng tài jiàn yóu lú shān
送欧阳太监游庐山
qù zài fēn jīn hòu xún wén zài jiàn ān |
去载分襟后 寻闻在建安 |
fēng jiāng zhèng duō shì zūn zǔ ruò wèi huān |
封疆正多事 尊俎若为欢 |
dōu hù kōng yí zú míng jūn yù wǔ gàn |
都护空遗镞 明君欲舞干 |
rào cháo shí bù yòng fēi shì shā shēn nán |
绕朝时不用 非是杀身难 |
《送欧阳太监游庐山》古诗词释义:
徐铉的《送欧阳太监游庐山》是唐代的一首五言律诗,每一句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以下是逐句解释:
1. **去载分襟后, 寻闻在建安**。这两句是说,两人在前一年分别后,听说对方现在在建安。这里的“分襟”意味着分别,常用来形容好友离别。
2. **封疆正多事, 尊俎若为欢**。这两句的背景可能指当时的政治局势紧张。封疆代表国家边境或管辖区域,若“封疆正多事”,意味着边境或国内有纷争。而“尊俎”指的是宴会中的器具,常用于表示聚会或宴会,所以“尊俎若为欢”意味着在这样的局势下,聚会的欢乐显得格外不真实或难能可贵。
3. **都护空遗镞, 明君欲舞干**。这两句通过典故来表达对局势的忧虑和对理想的向往。“都护”是古代的军事长官,象征着对边境的防御力量,“空遗镞”表示防御力量或军事行动的无效。“明君”指的是贤明的君主,希望君主能“舞干”(即挥动武器),意味着需要采取更积极的军事行动来应对局势。
4. **绕朝时不用, 非是杀身难**。最后一句引用了春秋时期晋国宰相范宣子与贤士绕朝的典故,范宣子曾欲杀绕朝,但最终没有实行,这里可能暗指欧阳太监面对困难的处境,不一定非得用生命来解决问题。这句话在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关怀与期待,希望他能找到妥善的解决之道,不必采取极端的行动。
总的来说,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朋友处境的担忧和对时局的忧虑,同时也蕴含了对明君和贤士治理国家、解决困境的美好期盼。
《送欧阳太监游庐山》古诗词赏析:
《送欧阳太监游庐山》是南唐大臣、文学家徐铉所作的一首诗。该诗通过对欧阳太监即将游历庐山的送行,寓含了深刻的历史感慨和对国家时局的忧虑。全诗共八句,每句五个字,风格凝练,情感深沉,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洞察和对国家命运的忧思。
1. **首句“去载分襟后”**:暗示了两人别离的时间已经过去一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对往昔相聚的怀念。
2. **“寻闻在建安”**:指欧阳太监在建安的消息传来,建安是福建的一个郡,这里可能暗指政治或军事的动态,暗示建安地区在当时可能发生了某些重要事件。
3. **“封疆正多事”**:直接点明当时国家边疆正面临着众多的事态,暗示了战争、政治动乱或其他不稳定因素,表达了对国家时局的担忧。
4. **“尊俎若为欢”**:尊俎是古代宴会上用来盛酒食的器具,这句话意指即使在宴席上,人们也难以真正欢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安和人们内心的沉重。
5. **“都护空遗镞”**:“都护”是古代边疆地区的军政长官,这里的“空遗镞”(箭头)可能是指战争中武器的遗弃,暗示战争的残酷和对国家资源的消耗。
6. **“明君欲舞干”**:“明君”指的是有明辨是非、知人善任的君主,但“欲舞干”(舞动盾牌)却未明确说明是何意,这里或许表达了作者对明君治国可能面临的困境或挑战的担忧。
7. **“绕朝时不用”**:“绕朝”是《左传》中的一则故事,讲述的是晋国大夫范宣子因没有采纳智者绕朝的建议而后悔。此句可能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未能采取正确决策的遗憾。
8. **“非是杀身难”**:这句话直白地表达了对当前时局的忧虑,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即使牺牲生命也难以解决问题,强调了局势的严峻和复杂性。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送行的场景,不仅表达了对欧阳太监的关切与祝福,更反映了作者对当时国家内外局势的深刻思考和忧虑,体现了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