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yuán shuài shū jì xiāo láng zhōng guān xí shuǐ shī
和元帅书记萧郎中观习水师
hàn jiāng chéng ēn jiǔ tú xūn kěn gù sī |
汉将承恩久 图勋肯顾私 |
xiōng nú yóu wèi miè ān yòng yǐ jiā wèi |
匈奴犹未灭 安用以家为 |
yǐng jiàng suī wén zhào héng mén jìng bù yí |
郢匠虽闻诏 衡门竟不移 |
níng fán zhāng lǎo sòng wú dài yàn yīng cí |
宁烦张老颂 无待晏婴辞 |
jiǎ yǐ rén tú fèi qīn lín wǒ zì chí |
甲乙人徒费 亲邻我自持 |
yōu yōu qiān zài xià zhǎng zuò shuài chén shī |
悠悠千载下 长作帅臣师 |
《和元帅书记萧郎中观习水师》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和元帅书记萧郎中观习水师》是南唐诗人徐铉所作,表达对元帅和书记萧郎中观看水师演习的赞颂与思考。下面对各句进行逐段解释:
1. **汉将承恩久,图勋肯顾私,匈奴犹未灭,安用以家为?**:汉朝的将领受到长期的恩赏,他们考虑的是建立功勋,怎么会顾及个人私事呢?匈奴还没有被彻底消灭,怎么能因为家庭而放弃战斗呢?这里强调的是将领们以国家大义为重,不因个人利益而动摇。
2. **郢匠虽闻诏,衡门竟不移**:郢地的工匠虽然听到了诏令,但他的家门最终没有改变。这里用“郢匠”比喻像元帅和萧郎中这样的高官,尽管受到了诏令,但他们依然坚守本心,不为外界所动摇。
3. **宁烦张老颂,无待晏婴辞**:宁愿接受张良那样的赞美,也不需要等待晏婴那样的辞令。这里是对元帅和萧郎中高尚品格的赞许,表示他们不需要借助他人的赞美和辞令来彰显自己的价值和美德。
4. **甲乙人徒费,亲邻我自持**:甲乙等身份低微的人的浪费是徒劳的,而我(指元帅和萧郎中)会保持自持,不被外界诱惑所动摇。这句话表达出他们对个人品德的坚守和对社会不正之风的批判。
5. **悠悠千载下,长作帅臣师**: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他们(元帅和萧郎中)将会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继续作为主帅和老师的典范。
整首诗通过对比、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元帅和萧郎中高尚品格和坚定信念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对他们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进行了颂扬。
《和元帅书记萧郎中观习水师》古诗词赏析:
徐铉的这首诗《和元帅书记萧郎中观习水师》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对比,表达了一种坚定的国家主义立场和对于忠诚、节俭的高尚品质的颂扬。
首句“汉将承恩久,图勋肯顾私”指出汉代将军受朝廷恩惠深重,图谋功勋时,不会顾及个人私利。这种忠君爱国的精神,是诗作中所推崇的核心价值。
接着,“匈奴犹未灭,安用以家为”一句借用匈奴未平的历史事实,强调国家的统一和安全重于个人的安逸和家庭生活,体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
“郢匠虽闻诏,衡门竟不移”以郢匠(古代著名的木匠)和衡门(普通人家的门)为喻,说明即使是国家召唤的最高技艺(郢匠的诏令),也无法动摇普通百姓对于朴素生活和家庭的坚守(衡门不移),暗示了作者对于质朴生活和国家忠诚之间的平衡的思考。
“宁烦张老颂,无待晏婴辞”借用张老和晏婴这两个历史人物的故事,强调了对忠诚品质的赞美不必过分华丽辞藻,这些品质本身就是最美的颂歌和辞藻。
“甲乙人徒费,亲邻我自持”则从个人角度出发,表示自己虽身处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世间纷争中,但仍能保持自己的坚守和操守,不为外物所动。
最后,“悠悠千载下,长作帅臣师”则表达了对这种忠诚、节俭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期望这些美德能够跨越时间的长河,成为后世军事将领和百姓共同效仿的典范。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的运用,巧妙地表达了对于忠诚、节俭等高尚品质的颂扬,以及对国家主义立场的坚守,是一首具有深厚内涵和强烈道德导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