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bìng tí èr shǒu

病题二首

作者:徐铉 
qí àn duò yíng dài     wēi fēng qǐ xì lián
埼岸堕萦带   微风起细涟
lǜ yīn sān yuè hòu     dào yǐng luàn fēng qián
绿阴三月后   倒影乱峰前
chuī làng yóu lín xiǎo     nián tái suì shí yuán
吹浪游鳞小   黏苔碎石圆
huì jiāng yāo xià zǔ     huàn qǔ diào yú chuán
会将腰下组   换取钓鱼船

《病题二首》古诗词释义:

### 《病题二首》

#### 第一首

**埼岸堕萦带, 微风起细涟**

在这首诗的开头,徐铉描绘了湖边的景色。埼岸,指的是靠近湖边的土堤。这里用“萦带”来形容埼岸,形象地描绘了埼岸的蜿蜒曲折,如同系在湖边的带子一样。微风轻轻吹过,湖面上泛起了细细的涟漪,仿佛是大自然在轻声细语。

**绿阴三月后, 倒影乱峰前**

“绿阴”指的是湖边或水边的树荫,这里用“三月后”来暗示时间已经到了春季,树荫变得浓密。在这样的环境下,湖面的倒影映照着远方的群山(“乱峰”),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视觉感受。

**吹浪游鳞小, 黏苔碎石圆**

接着,诗人转向对湖面动态的描写。微风轻轻吹动,湖面泛起层层细浪,鱼儿在水中穿梭,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而“游鳞小”则进一步强调了鱼儿的活泼与湖水的平静形成对比的美。最后,“黏苔碎石圆”描绘了岸边或湖底的青苔附着在光滑的石头上,石头本身呈现出圆润的形状,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和细节感。

**会将腰下组, 换取钓鱼船**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与向往。在经历了前文对自然美景的细致描绘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有一天能放下身上的负担(“腰下组”,可能指束缚、责任或官职),换取一叶扁舟,悠然自得地在湖上垂钓的愿望。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 第二首

关于第二首的具体内容没有提供,不过可以推测徐铉在第二首诗中可能会继续描绘自然景观,或是表达与自然相关的感慨和思绪。由于没有完整内容,这里不做进一步解析。

《病题二首》古诗词赏析:

徐铉的《病题二首》中,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透露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尤其是病中诗人对外界自然界的感悟和内心的寄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首先,前两句“埼岸堕萦带, 微风起细涟”描绘了一幅微风拂过水面,激起层层细小涟漪的画面。埼岸,指的是靠近水边的低矮堤岸,这里用来形容水边的地形。微风轻拂,使得原本平静的水面泛起细腻的波纹,既写出了环境的宁静,也暗示了诗人病中状态下的内心世界。这静谧的场景与诗人的健康状况形成鲜明对比,预示着诗人内心的波动与反思。

接着,“绿阴三月后, 倒影乱峰前”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季过后,绿树成荫,倒映在水面的山峰杂乱无章的景象。这一景象富有生命力,展现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其中,“绿阴”不仅描绘了树木的茂密,也寓意着生命的延续和旺盛,与前文的静谧形成互补,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力的多种面貌。

后两句“吹浪游鳞小, 黏苔碎石圆”则是对水面小鱼游动和苔藓附着在石头上的细致描绘。小鱼在浪中游动,使得水面时而波动,与先前描绘的细涟相呼应,增添了动态美。而苔藓附着在石头上的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自然感,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最后,“会将腰下组,换取钓鱼船”则是诗人在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内心的渴望。腰下组,可能是指携带钓鱼用具,这里使用“换取”一词,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获取钓鱼工具来亲近自然、享受垂钓的乐趣,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这种愿望的表达,也可能是对健康恢复、重回自然的一种渴望和寄托。

综上所述,徐铉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一种病中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每句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蕴含了诗人深刻的情感和对生命状态的反思。通过对自然的细致描绘,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而富有哲理的画面。

徐铉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