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i zhōu dào zhōng què jì dōng jīng gù rén
泰州道中却寄东京故人
dōng jīng shǎo zhǎng rèn wéi sāng shū jiàn shuí jiào rù dì xiāng |
东京少长认维桑 书剑谁教入帝乡 |
yí shì wú chéng kōng fàng zhú gù rén xiāng jiàn zhòng qī liáng |
一事无成空放逐 故人相见重凄凉 |
lóu tái jì mò guān hé wǎn rén wù xī shū yì lù zhǎng |
楼台寂寞官河晚 人物稀疏驿路长 |
mò guài lín fēng chóu chàng jiǔ shí nián chūn sè yì wéi yáng |
莫怪临风惆怅久 十年春色忆维扬 |
《泰州道中却寄东京故人》古诗词释义:
《泰州道中却寄东京故人》这首诗由徐铉创作,通过逐段解释来解读其深层意思:
### 第一段
东京少长认维桑, 书剑谁教入帝乡,
这两句诗描述了东京(指北宋的首都开封)的少年与老人("少长")都认识“维桑”(原意为“故乡的桑树”,这里借指故乡)。他们通过读书与持剑(象征着学问与武艺),被教导进入帝乡(即京城),暗示那些离开故乡的年轻人在追求功名的路上。
### 第二段
一事无成空放逐, 故人相见重凄凉,
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政治上并未取得成功,反而被放逐,同时也描述了与从前的朋友们重逢时的凄凉情景。这里用“一事无成”表达了对自己仕途遭遇的感慨,同时也隐含着对故人的关切与同情。
### 第三段
楼台寂寞官河晚, 人物稀疏驿路长,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萧瑟的景象:楼台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寂寞,官河上船行稀少;同时,通往远方的驿路也显得格外漫长与空旷。这样的画面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同时也暗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第四段
莫怪临风惆怅久, 十年春色忆维扬,
诗人最后用“莫怪”来安慰那些可能会误解或不解自己长久惆怅情绪的人,表示这是自然的,不用奇怪。他提到“十年春色”,暗示着自己与维扬(指扬州)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整个诗篇在最后一句达到情感的高潮,将个人的失落、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交织在一起。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自己的境遇、与故人的重逢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人生道路中成功与失败、相聚与离别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
《泰州道中却寄东京故人》古诗词赏析:
徐铉的《泰州道中却寄东京故人》是一首充满深情厚谊和个人感慨的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对于过往友情的怀念,以及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
首先,诗的开篇“东京少长认维桑,书剑谁教入帝乡”,通过“东京少长”“维桑”等词语,引出作者对于东京(即东京都,此处泛指北方都城)的记忆与怀念,以及对于自身人生选择的感慨。“书剑”则暗含了他早期的读书习武、步入官场的形象,但“谁教”一词却充满了对命运安排的无奈与追问,暗示了作者对于自己人生轨迹与志向之间落差的思考。
接下来的“一事无成空放逐,故人相见重凄凉”两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身成就的自省与对于过去友谊的惋惜。在这里,“空放逐”一词不仅指出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中的挫折,也暗含了被流放或贬谪的孤独与寂寞。“故人相见重凄凉”则在重逢之时,内心的凄凉和情感的触动,进一步加深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诗的后半部分“楼台寂寞官河晚,人物稀疏驿路长”,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通过对“楼台”“官河”“寂寞”“人物稀疏”等意象的刻画,展现出作者在远离繁华、身处荒凉之境时内心的孤寂与迷茫。晚归的官河、稀疏的人物、漫长的道路,都成为作者情感抒发的载体,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繁华不再的深切怀念。
最后,“莫怪临风惆怅久,十年春色忆维扬”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曾经在维扬(即现在的扬州)度过的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这里,“临风惆怅久”和“十年春色忆维扬”形成对比,前者是对眼前现实的无奈与感叹,后者则是对往昔美好回忆的深情呼唤,两相对照,更加强化了诗作的情感力度。
综上所述,徐铉的《泰州道中却寄东京故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深情的回忆,以及对人生、友情、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位诗人对于过往的怀念、对当下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可能性的期待。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美感,更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值得一再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