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án shí chéng pàn guān chuí fǎng yīn zèng
寒食成判官垂访因赠
sù lù yī fāng cǎo chūn jiāo gǔ mò páng |
宿露依芳草 春郊古陌旁 |
fēng qīng bù jìn yǎn rì zǎo wèi xī yáng |
风轻不尽偃 日早未晞阳 |
gěng gěng yī píng yuǎn lí lí rù wàng zhǎng |
耿耿依平远 离离入望长 |
yìng kōng wú dìng cǎi piāo jìng yǒu yú guāng |
映空无定彩 飘径有馀光 |
zhǎn ruò hé zhū luàn fēn rú jué huǒ yáng . shī rén duō gǎn wù |
飐若荷珠乱 纷如爝火飏.诗人多感物 |
níng sī rào chí táng |
凝思绕池塘 |
《寒食成判官垂访因赠》古诗词释义:
《寒食成判官垂访因赠》是徐铉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对寒食时节郊外景色的描绘,流露出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来访友人的感激之情。下面逐句解释:
1. **宿露依芳草,春郊古陌旁**:夜里的露水依附在芬芳的草地上,春意盎然的郊野,古老的田间小路上。此处描绘了春夜过后的清晨景象,露珠还未消散,点缀在芳草之上,与远处的田间小路形成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2. **风轻不尽偃,日早未晞阳**:微风轻轻吹过,却无法完全平静地吹散露珠,阳光虽早起,但还未完全照耀大地,让整个场景增添了一层朦胧的美感。
3. **耿耿依平远,离离入望长**:阳光的光芒在远方显得坚定而明亮,像一条条细长的光带,引导着人的视线,延伸至远处。此处用“离离”形容光线的分散与延展。
4. **映空无定彩,飘径有馀光**:阳光在空中呈现出无定的色彩,仿佛在不断变幻,同时,阳光也飘落在小径上,留下余晖,增添了一种流动的美感。
5. **飐若荷珠乱,纷如爝火飏**:阳光照耀下的露珠在风中轻轻摇动,犹如乱舞的荷叶上的珍珠,又似飘散的微小火焰,在风中飞扬。这里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阳光与露珠相互作用下的动态美。
6. **诗人多感物,凝思绕池塘**:诗人们常常被自然界的美景触动心灵,深思熟虑,或许会围绕着池塘,沉浸在对自然之美的沉思之中。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美的深深感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寒食时节郊野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慨和对来访友人的感激之情,充满了诗意和哲思。
《寒食成判官垂访因赠》古诗词赏析:
徐铉的这首《寒食成判官垂访因赠》展现了一幅寒食时节访友途中的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郊的自然景色,既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也透露出作者的感怀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景物描写与季节特征**:诗中通过“宿露依芳草”、“春郊古陌旁”等描写,突出了寒食节时节的自然景观,露水依附在嫩绿的草地上,远处是古老的田间小路,这些细节都紧扣寒食节的春季特色,展现了清新、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色。
2. **动态与静态结合**:诗中运用了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描写手法,如“风轻不尽偃”描绘了春风吹拂下,草木轻轻摇动的画面,“映空无定彩,飘径有馀光”则是对光与色彩在空间中的流动与变化的描绘,既有视觉的动态美,也给人一种流动感。
3. **色彩与光影**:诗人通过“映空无定彩,飘径有馀光”的描述,展示了自然界中光影与色彩的变幻无穷,不仅描绘了春日阳光下景物的色彩丰富,也体现了自然界的光影效果,使画面更加生动。
4. **拟人化的自然景物**:“飐若荷珠乱,纷如爝火飏”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飘动的光线比作散乱的荷珠和飞扬的爝火,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增加了画面的动态美感,也赋予了自然景象以情感色彩。
5. **情感与感怀**:诗的最后“诗人多感物,凝思绕池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与思考,以及在景物中寻找灵感,引起内心共鸣的情怀。这种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是一幅春日郊游的生动画卷,也是诗人对自然景色中蕴含的情感与哲思的深刻表达。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示了作者敏锐的感受力和独特的艺术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