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ù shū yǔ zhōng láng zhōng yīn jì jīng jì yuè bīn
附书与钟郎中因寄京妓越宾
bié lù wú jiāng chǔ lí yōu dì yǔ xiōng |
别路吴将楚 离忧弟与兄 |
duàn yún jīng wǎn chuī qiū sè mǎn gū chéng |
断云惊晚吹 秋色满孤城 |
xìn yuǎn hóng chū xià xiāng yáo yuè gòng míng |
信远鸿初下 乡遥月共明 |
yī zhī qī wèi wěn huí shǒu wàng sān jīng |
一枝栖未稳 回首望三京 |
《附书与钟郎中因寄京妓越宾》古诗词释义:
徐铉的这首诗《附书与钟郎中因寄京妓越宾》分为六段,内容如下:
### 别路吴将楚, 离忧弟与兄
此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分别的路途经过了吴地与楚地,两人之间因为离别而产生忧伤的情绪。"吴将楚"指的是地理位置,吴地和楚地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作为江南和南方的代表。"离忧"则直白地指出了分别的忧愁和哀伤。
### 断云惊晚吹, 秋色满孤城
"断云"指的是分散的云彩,"晚吹"则是傍晚的风。这两者结合,营造了一种苍茫、哀愁的氛围。"秋色"代表季节的更迭,"满孤城"则强调了城市在这样一个季节中的孤寂景象。整句描绘了傍晚时分,云朵和微风带来凉意,秋天的景色覆盖了一座孤城的凄凉画面。
### 信远鸿初下, 乡遥月共明
"信远"意味着书信寄远,"鸿"在这里指的是鸿雁,古代常用来比喻书信。"初下"表明信刚刚寄出,尚未到达。"乡遥"表达了对家乡遥远的思念。"月共明"则描绘了明月当空,照亮了家乡的方向。整句通过鸿雁传信和明月照路,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
### 一枝栖未稳, 回首望三京
"一枝"可能指的是一枝未稳的树干,这里可能是诗人用以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未稳"表达了不稳固、不安定的含义。"回首望三京"则是诗人虽然身在异乡,心中却常常回望自己的故乡。"三京"在古代特指长安、洛阳和汴京等主要都城,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离别或思念的对象所在的城市。整句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在漂泊生活中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分别后的忧伤、晚景的苍凉、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漂泊中的不稳和回望故乡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家乡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附书与钟郎中因寄京妓越宾》古诗词赏析:
徐铉的这首诗《附书与钟郎中因寄京妓越宾》,是一首寄情于景、寓理于象的抒情诗,通过对离别场景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怀念。
诗的首联“别路吴将楚, 离忧弟与兄”用“吴将楚”巧妙地描绘了离别的路途,将地理上的距离与情感上的别离相联系,暗示了诗人与亲友的分别之忧,既有地理上的遥远,也蕴含了感情上的离愁别绪。接着,“断云惊晚吹,秋色满孤城”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景象,断断续续的云彩被傍晚的风吹动,一片萧瑟,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而“秋色满孤城”则在满城秋色中突出了“孤”字,强调了诗人在离别后独自面对的孤独与凄凉。
颔联“信远鸿初下,乡遥月共明”中,“鸿”指的是鸿雁,古人常用鸿雁传书来寄托情感。在这联中,诗人通过鸿雁的归巢,象征了远方的消息和情感的传递,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得到远方亲友信息的期待。而“乡遥月共明”则将诗人的思念寄托于明月之上,无论距离多远,心中的故乡和亲人,都被同一轮明月所照耀,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深深的思念。
颈联“一枝栖未稳,回首望三京”是整首诗情感最为浓烈的部分,描绘了诗人孤身一人,面对未知的远方和熟悉的故乡,心中充满了不确定和对过去的回忆。这里的“一枝栖未稳”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和对未来生活的忐忑,而“回首望三京”则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回忆和对过去生活的留恋。这一联通过对比和描绘,强化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景象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离别之忧、孤独之感以及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怀念。徐铉以丰富的意象、深沉的情感和精妙的结构,构建了一幅幅生动的离别图景,让人感同身受,深受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