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yáng láng zhōng táng yuán wài fèng shǐ hú nán
送杨郎中唐员外奉使湖南
jiǎ shēng sān zài zài cháng shā gù yǒu xiāng sī dào lù shē |
贾生三载在长沙 故友相思道路赊 |
yǐ fēn zhōng nián gān jì mò qǐ zhī jīn rì fǎn jīng huá |
已分终年甘寂寞 岂知今日返京华 |
lín fú shàng xiàng ēn piān hòu suí yuàn liú huān rì yù xié |
麟符上相恩偏厚 隋苑留欢日欲斜 |
míng dàn jiāng tóu bèi chóu chàng yuǎn shān fāng cǎo yìng cán xiá |
明旦江头倍惆怅 远山芳草映残霞 |
《送杨郎中唐员外奉使湖南》古诗词释义:
《送杨郎中唐员外奉使湖南》是南唐时期著名文学家徐铉所写的一首送别诗。下面是逐段解释:
### 贾生三载在长沙, 故友相思道路赊
这句诗借用贾谊(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贬谪长沙三载的典故,表达了杨郎中、唐员外(这里是借指受派遣的使者)被派遣到湖南任官三年的往事。同时,“故友相思道路赊”则是描述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即使相隔遥远,也难以割舍。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长久分离的思念之情。
### 已分终年甘寂寞, 岂知今日返京华
这里的“已分”表示“已经预见”,“甘寂寞”则是甘于寂寞,愿意忍受孤独。整句诗表达了友人对长期离京、在偏远地方任职的平静接受和默默忍受。后半句“岂知今日返京华”则是一个转折,表示出乎意料地得知友人今日即将返回京城,充满了惊喜和感慨。
### 麟符上相恩偏厚, 隋苑留欢日欲斜
“麟符”是一种古代帝王授官的符信,“上相”指的是高级官员,这里象征着君王的厚爱。整句诗表达了友人受到君王特别恩宠之意。后半句“隋苑留欢日欲斜”可能借用了隋朝园林的典故,来形容友人在官场留下的欢愉时光,随着夕阳西下,意味着一天的时光即将结束。
### 明旦江头倍惆怅, 远山芳草映残霞
“明旦”指第二天,“江头”是送别之地,这里可能是指一条河流的岸边。整句诗表达的是在友人离别之际,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惆怅。最后一句“远山芳草映残霞”通过美丽的自然景象,反衬出离别的悲凉,使整首诗的情感更为深厚。
总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典故和细腻的情感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思念,以及对友人仕途变迁的感慨。
《送杨郎中唐员外奉使湖南》古诗词赏析:
徐铉的这首《送杨郎中唐员外奉使湖南》从多个角度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复杂的情感变化,既有对友人离别时的惜别之情,也有对友人得以归来的欣喜与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起首的对比**:“贾生三载在长沙,故友相思道路赊”。诗一开篇即以西汉大臣贾谊的典故,借以比喻友人杨郎中唐员外的长期离别。贾谊曾被贬至长沙,这里用来暗指友人的异地任期,而“故友相思道路赊”则直接表达了因时空距离而产生的思念之情。这种对比不仅凸显了离别之苦,也为后文的重逢增添了期待与欣慰。
2. **转而表达的欣喜与感慨**:“已分终年甘寂寞,岂知今日返京华”。这一句是诗人在得知友人即将返京时的感慨。前半句“甘寂寞”表达了友人在异地可能经历的孤独和寂寞,而后半句的“岂知今日返京华”则意味着意想不到的重逢,这种情感的转变既包含了对友人艰辛旅程的同情,也充满了对重逢的喜悦。
3. **下文的情感加深**:“麟符上相恩偏厚,隋苑留欢日欲斜”。这里诗人进一步赞美了友人的官职与所受恩惠,同时也描写了友人即将离别时的场景,借用“隋苑留欢”的典故,渲染了与友人分别时的温馨与不舍。诗人在表达对友人身份与成就的尊重之余,也寄托了对友情的美好回忆。
4. **尾句的深化与感慨**:“明旦江头倍惆怅,远山芳草映残霞”。结尾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预示着第二天友人离别时刻的惆怅与不舍。通过“远山芳草映残霞”的美景,诗人试图在离别前赋予这份情感以美好的寄托,同时强调了离别时的伤感。这种景象不仅描绘了离别的环境,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离别的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情的深刻与复杂,通过时空的对比、情感的起伏和美丽的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情感以及对离别时分复杂情绪的细腻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