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bì nàn dōng guī , yī yùn hé huáng xiù cái jiàn jì

避难东归,依韵和黄秀才见寄

作者:徐铉 
zhèng lián dōng dào gǎn xián hóu     hé xìng nán guān tuō chǔ qiú
正怜东道感贤侯   何幸南冠脱楚囚
huàn bó tái qián shōu bié yàn     qiáo gōng tíng xià yǐ xíng zhōu
睆伯台前收别宴   乔公亭下舣行舟
sì nián qù guó shēn jiāng lǎo     bǎi jùn zhēng bīng zhǔ shàng yōu
四年去国身将老   百郡征兵主尚忧
gèng xiàng pó yáng hú shǎng qù     qīng shān qiáo cuì lèi jiāo liú
更向鄱阳湖上去   青衫憔悴泪交流

《避难东归,依韵和黄秀才见寄》古诗词释义:

徐铉所作的这首诗《避难东归,依韵和黄秀才见寄》,深入阐述了诗人在避难东归的历程中,从困境中逃脱,经历重重困难后,最终得以回归故国的复杂心情和情感历程。以下是对这首诗逐段的解释:

### 正怜东道感贤侯

- **正怜东道感贤侯**:“正怜”表达一种怜悯或同情之情,“东道”通常指向东的路程,而“贤侯”则指贤明的君主或地方长官。这句话整体传达的是诗人对引导他东归的贤明长官的感激之情。

### 何幸南冠脱楚囚

- **何幸南冠脱楚囚**:“何幸”表达了难以置信的庆幸之情,“南冠”是中国古代囚犯戴的帽子,引申为囚犯身份,“楚囚”指被囚禁的人,尤其是比喻被俘虏或流放的士人。这句话表达的是诗人得以从囚禁中逃脱的庆幸,暗示他可能曾遭受过政治或个人的苦难。

### 睆伯台前收别宴,乔公亭下舣行舟

- **睆伯台前收别宴**:“睆伯台”可能是一个地名或特定的地点,这里表达的是在离开某个地方前,有一场别宴。这一句可能暗示了诗人与某些人的告别,可能是朋友、家人或者是支持他的地方官。
- **乔公亭下舣行舟**:“乔公亭”是一个地名,可能指的是另一个地点或标志,而“舣行舟”则是停泊船只的意思。这句话可能是在描绘诗人离开这个地方时,停靠在乔公亭下,准备启程东归的情景。

### 四年来国身将老,百郡征兵主尚忧

- **四年去国身将老**:“四年”指的是离开国都或者离开国家的这段时间,“身将老”表达了时间之长以及岁月的流逝。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离开国都已有四年,时间漫长,同时暗示他的年龄可能也较大了。
- **百郡征兵主尚忧**:“百郡”代表众多郡县,“征兵主”可能是征兵的负责人或管理者,“尚忧”表示还在担忧。这句话可能指的是统治者或政府依然在为兵源和战事担忧,而诗人作为一个参与者,也感同身受。

### 更向鄱阳湖上去,青衫憔悴泪交流

- **更向鄱阳湖上去**:“鄱阳湖”是中国江西省的一个大湖,这里可能是诗人继续东归旅程中的一个重要地点。这句话可能意味着诗人将沿着鄱阳湖继续前行。
- **青衫憔悴泪交流**:“青衫”是中国古代士人常穿的黑色或深蓝色的长衫,“憔悴”形容面容消瘦或精神萎靡,“泪交流”则是形容眼泪不停地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经历种种困难后,面容憔悴,内心充满了疲惫和悲伤,流下了许多眼泪。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诗人个人经历的叙述,展现了从避难、逃脱囚禁、回归故国的复杂情感,以及期间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诗中充满了对过去经历的回顾、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避难东归,依韵和黄秀才见寄》古诗词赏析:

徐铉的这首诗《避难东归,依韵和黄秀才见寄》,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情感与经历的诗歌,充满了对过往苦难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首联:“正怜东道感贤侯,何幸南冠脱楚囚。”

首联开门见山,表达了一种感激与庆幸之情。诗人自比为“南冠”,即被囚禁的楚囚,暗示自己曾遭遇不幸。而“东道”和“贤侯”则是比喻性用词,分别指自己前往东部寻求庇护的路途与接纳他的善良之人。通过“正怜”、“何幸”两词,诗人表达了对于命运转折的深刻感悟,既表达了对当前处境的同情,也体现了对于那些给予自己帮助与庇护之人的感激。

### 颔联:“睆伯台前收别宴,乔公亭下舣行舟。”

颔联描绘了诗人离开前的场景,提到“睆伯台”和“乔公亭”作为地点的象征,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的离别宴和即将出发的情景。这些具体而富有意象的地点选择,不仅增添了诗歌的地域特色,也赋予了离别与启程更多的象征意义。通过宴会与行舟的描绘,诗人将个人的离别情感融入到更广阔的文化与自然景观之中,使情感的表达更加深沉与细腻。

### 颈联:“四年去国身将老,百郡征兵主尚忧。”

颈联中,“四年去国”强调了诗人远离家乡的时间之长,“身将老”则表达了年龄渐长、岁月无情的感受。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在外漂泊的艰辛与时间的流逝带来的身心疲惫。而“百郡征兵主尚忧”则暗示了国家的动荡不安,以及身为官员在战争时期所面临的巨大压力。这种内外交困的描写,不仅揭示了诗人的个人困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普遍状况。

### 尾联:“更向鄱阳湖上去,青衫憔悴泪交流。”

尾联是对诗人的未来展望,他设想自己将再次前往鄱阳湖,继续他的旅程。这里的“青衫”暗指诗人的官服,而“憔悴”与“泪交流”则描绘出诗人内心深处的疲惫与情感的波澜。这一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也反映了他对过往经历的深刻反思和情感的复杂性。通过这一形象的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情境紧密相连,使诗歌具有了更为深刻的意义。

综上所述,徐铉的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变化和经历,也通过丰富的象征与隐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奈。通过对历史情境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表达,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徐铉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