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jí xián zhōng láng zhōng
和集贤钟郎中
tài yuán guō fū zǐ xíng gāo wén bǐng wèi |
太原郭夫子 行高文炳蔚 |
ruò líng fù shì yù yī jǔ yóu yuè kū |
弱龄负世誉 一举游月窟 |
xiān jí dì sān rén shí rén gù chēng qū |
仙籍第三人 时人故称屈 |
xī yú lì xī shěng qīng gài míng jí jí |
昔余吏西省 倾盖名籍籍 |
jí wǒ cuàn qún shū xiàng fēng xīn yù yù |
及我窜群舒 向风心郁郁 |
guī lái mù jiāng shàng yún wù yī pī fú |
归来暮江上 云雾一披拂 |
léi yǔ bù xià shī yóu zuò chí zhōng wù |
雷雨不下施 犹作池中物 |
niàn jūn jiè rán qì gǎn shí sī fèn fā |
念君介然气 感时思奋发 |
shì wǒ shù piān wén yǔ gǔ zhēng chí tū |
示我数篇文 与古争驰突 |
cǎi rù càn yīng huá lǐ shēn guā jī gǔ |
彩褥粲英华 理深刮肌骨 |
gǔ shī yóu jīng ào shǐ lùn jiē hóng bá |
古诗尤精奥 史论皆宏拔 |
jǔ cǐ cuò zhū mín hé yōu mín bù huó |
举此措诸民 何忧民不活 |
xū jiē wú dào báo yǔ shì zhǎng yū kuò |
吁嗟吾道薄 与世长迂阔 |
gù wǒ tú yǒu xīn shù qí shēn zhèng chù |
顾我徒有心 数奇身正绌 |
lùn bīng shǔ shào nián jīng guó xū rú shù |
论兵属少年 经国须儒术 |
fū zǐ wú zì qīng cāng shēng zhèng chóu jí |
夫子无自轻 苍生正愁疾 |
《和集贤钟郎中》古诗词释义:
徐铉所作的《和集贤钟郎中》是一首极其富含思想和情感的诗,表达了一种对友人的赞赏与敬佩,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境遇和时代的深刻思考。下面对这首诗逐段解释:
### 1. 太原郭夫子,行高文炳蔚
太原郭夫子,是诗人的赞美对象,以“行高”来赞美其高尚的品行,以“文炳蔚”来赞美其文采的辉煌。
### 2. 弱龄负世誉,一举游月窟,仙籍第三人,时人故称屈
诗人赞扬对方自年幼时就负有世人的赞誉,一次出游就能游历至仙境月窟,被时人称作仙人中的第三名,体现了对方非凡的才华与成就。
### 3. 昔余吏西省,倾盖名籍籍,及我窜群舒,向风心郁郁
这里诗人回忆起自己昔日与对方在西省任职时的亲密友谊,名声显赫。后来诗人自己被贬至群舒,内心充满忧郁。
### 4. 归来暮江上,云雾一披拂,雷雨不下施,犹作池中物
诗人描绘了自己归来时的景象,通过“云雾一披拂”、“雷雨不下施”的描述,暗指自己虽身处逆境,但依然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洁,像池中的水一样平静。
### 5. 念君介然气,感时思奋发
诗人感慨于对方的坚定气节,并在时代变迁中思考自身的前进与振奋。
### 6. 示我数篇文,与古争驰突,彩褥粲英华,理深刮肌骨
对方展示给诗人的几篇作品,与古代的名篇相媲美,语言生动,思想深刻,触及心灵深处。
### 7. 古诗尤精奥,史论皆宏拔,举此措诸民,何忧民不活
对方作品中的古诗文深奥,史论宏大,诗人在思考如何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百姓之中,表达了对民众生活的关注和忧虑。
### 8. 吁嗟吾道薄,与世长迂阔,顾我徒有心,数奇身正绌
诗人感慨自己所遵循的道路在当代显得薄弱与疏远,表达了一种与世不合的失落感,同时认为自己虽有心,但命运不佳。
### 9. 论兵属少年,经国须儒术,夫子无自轻,苍生正愁疾
诗人建议对方在军事和治国方面给予年轻人机会,自身则认为应该坚守学问与道德,指出作为士人不应自轻,并呼吁关注民生疾苦。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友人的赞美和鼓励,也蕴含了诗人对个人命运、时代精神、理想追求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和集贤钟郎中》古诗词赏析:
徐铉的这首《和集贤钟郎中》诗,通过对友人钟郎中的高度赞扬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展现了一位文人志士对理想、道德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赞扬与推崇**:诗的开头就高度赞扬了友人钟郎中的道德修养和文学才华,称他为“太原郭夫子”,并使用“行高文炳蔚”来形容他的高尚品德和显著的文学成就,以及“弱龄负世誉”表达其年幼即得世人的赞誉。这些描述表明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艺术素养和崇高人格的敬仰。
2. **友情与共鸣**:诗人回忆了自己与友人在西省共事时的深厚情谊,以及自己被贬谪后,对友人道德情操的怀念。这种情感的表达,体现了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在逆境中对友人高尚品格的共鸣。
3. **个人反思与社会理想**:诗人在诗中反思了自己的境遇,虽然内心“郁郁”,但对友人“介然气”的赞美,促使他产生了“感时思奋发”的情感。他希望友人的文采能成为引领社会的强大力量,强调“与古争驰突”,追求对古文的精湛掌握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渴望。
4. **现实与理想间的矛盾**:诗人自谦“吾道薄”、“与世长迂阔”,感叹自己的理想与现实间的冲突,表达了对个人才能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无奈。他对于友人能“措诸民”、为百姓谋福利寄予厚望,同时也反思了自己在实现社会理想过程中的局限性。
5. **对未来寄予希望**:在最后一部分,诗人以“夫子无自轻”开头,鼓励友人不应低估自己的价值,强调“苍生正愁疾”,表达了对解决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他相信友人的才华能够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寄予了对未来社会进步的希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才华和道德品质的赞美,也是对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友人能力的充分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