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sòng huáng méi jiāng míng fǔ

送黄梅江明府

作者:徐铉 
zī shān xìn cén jì     yīn yá jī cāng cuì
兹山信岑寂   阴崖积苍翠
shuǐ shí hé bì duō     wǎn yǒu qiān yán yì
水石何必多   宛有千岩意
shú zhī jìn rén jìng     dàn mù hán jiā qì
孰知近人境   旦暮含佳气
chí yǐng yáo qīng fēng     lín guāng dàn xīn jì
池影摇轻风   林光澹新霁
zhī yí jiè fāng cǎo     zì zú wàng shì shì
支颐借芳草   自足忘世事
wèi dé guī qù lái     liáo wèi yàn jū dì
未得归去来   聊为宴居地

《送黄梅江明府》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送黄梅江明府》由宋代诗人徐铉创作,描绘了一座山及其周边环境的宁静与美好,以及诗人在面对自然时的内心感受。下面逐段解释其意思:

1. **兹山信岑寂, 阴崖积苍翠** - 这座山确实宁静而寂寞,阴暗的悬崖上积满了深绿色的苔藓。这里通过描绘山的孤独与绿色的植被,营造出一种清静幽雅的氛围。

2. **水石何必多, 宛有千岩意** - 水与岩石并不是越多越好,这地方的水和岩石恰到好处,仿佛拥有千岩万壑的意境。这里的“千岩意”暗示了虽然实际的景色可能不如千岩万壑那般壮观,但其韵味和意境已经足够丰富。

3. **孰知近人境, 旦暮含佳气** - 谁能知道这里贴近人们居住的地方,早晚都弥漫着美好的气息?诗人在赞颂这个地方虽接近人类居住区,但仍然保持着清新宜人的自然氛围。

4. **池影摇轻风, 林光澹新霁** - 池塘的倒影随着轻风摇曳,树林在雨后初晴的光线下显得宁静而柔和。这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观在特定时刻的动态美与静态美。

5. **支颐借芳草, 自足忘世事** - 诗人支撑着下巴,倚靠着芳香的草地,足以让心中的世事烦恼暂时忘却。这里通过人物的行动与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刻情感和对世俗纷扰的逃避。

6. **未得归去来, 聊为宴居地** - 我还未能归隐,暂且把这里当作安逸居住的地方。诗人表达了虽有归隐的愿望,但暂且选择在这里享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暂做停留。

综上所述,徐铉在这首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自然景象,同时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对世事的超脱态度。

《送黄梅江明府》古诗词赏析:

徐铉的《送黄梅江明府》这首诗是送别诗的一种形式,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朋友即将前往之地的美好祝愿。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开篇(兹山信岑寂, 阴崖积苍翠)
诗的开头两行“兹山信岑寂, 阴崖积苍翠”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景图。山峰高耸,深谷幽静,阴面的山崖上积满了苍翠的植被,展现了山林的原始与宁静之美。这里的“岑寂”二字,既是对山地环境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感受的投射,流露出对自然静谧之美的喜爱和向往。

### 中间四句(水石何必多, 宛有千岩意, 谁知近人境, 旦暮含佳气)
接下来四句“水石何必多, 宛有千岩意, 谁知近人境, 旦暮含佳气”,进一步深化了对山景的描绘。诗人以“水石”、“千岩”来形容山中清泉和岩石的自然之美,并用“宛有千岩意”来间接描绘出山的层峦叠嶂,让人仿佛置身于千岩万壑之中。最后两句则点明了这里的环境虽近人居住,但依然保持着清新的气息,早晨和傍晚的时光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既是对黄梅江明府即将前往之地的赞美,也是对其未来生活充满希望的祝愿。

### 结尾(池影摇轻风, 林光澹新霁, 支颐借芳草, 自足忘世事, 未得归去来, 聊为宴居地)
最后的四句“池影摇轻风, 林光澹新霁, 支颐借芳草, 自足忘世事, 未得归去来, 聊为宴居地”将描绘的景致推向了高潮。池水中的倒影随着微风轻轻摇曳,树林在雨后显得格外清新,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显得格外柔和。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沉醉,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忘却尘世烦恼的惬意。最后一句“未得归去来, 聊为宴居地”既是对黄梅江明府即将到达之处的描绘,也是诗人对朋友前往此地的心愿表达,希望他能在这里寻得一片宁静之地,暂时忘却尘世的纷扰,享受生活的美好。

### 总结
徐铉的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前往新地的深切祝福。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中的佳作。

徐铉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