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xūn dào rén zhī jiàn ān
送勋道人之建安
jīng péng ǒu zhù zhī duō xìng duàn yàn zhòng lián qiè sù qī |
惊蓬偶驻知多幸 断雁重联惬素期 |
dāng hù xiǎo shān rú jiù shí shàng qiáng yōu xiǎn zuì xiāng yí |
当户小山如旧识 上墙幽藓最相宜 |
qīng fēng bù qù yīn zāi zhú xì dì wú duō yě záo chí |
清风不去因栽竹 隙地无多也凿池 |
gèng xǐ liáng lín yǒu jiā shù lǜ yīn fēn de jìn nán zhī |
更喜良邻有嘉树 绿阴分得近南枝 |
《送勋道人之建安》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送勋道人之建安》是徐铉写给即将前往建安的道人勋的一首送别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送别场景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我们逐段解释其诗意:
1. **惊蓬偶驻知多幸,断雁重联惬素期**:
- **惊蓬偶驻知多幸**:此处以“惊蓬”比喻友人(勋道人)的突然停留,将这一偶然的停留比作幸运,表达了对友人来访的欣喜之情。
- **断雁重联惬素期**:将“断雁”(失群的大雁)与“重联”(再次团聚)相连,表达了对友人重逢的期待与满足,也暗示着深厚的友情。
2. **当户小山如旧识,上墙幽藓最相宜**:
- **当户小山如旧识**:门前的小山如同老朋友一样熟悉,形容自然环境的熟悉与亲切。
- **上墙幽藓最相宜**:墙上长着幽幽的苔藓,与环境最和谐,这里隐喻着环境的静谧与和谐。
3. **清风不去因栽竹,隙地无多也凿池**:
- **清风不去因栽竹**:清风吹拂,但不愿离去,是因为门前栽种了竹子,清风似乎与竹子有了特殊的缘分或相契之情。
- **隙地无多也凿池**:空间虽小,但还是凿了一口池塘,强调即使是有限的空间也要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4. **更喜良邻有嘉树,绿阴分得近南枝**:
- **更喜良邻有嘉树**:更加高兴的是有好的邻居和美好的树木,这里表达了对邻居的友善与树木所带来的自然美景的喜爱。
- **绿阴分得近南枝**:绿荫中,南边的树枝尤为接近,暗示着向南的光线充足,也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友情的描绘,展现了对勋道人离去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建安新环境的期待与对生活的美好追求。
《送勋道人之建安》古诗词赏析:
徐铉的《送勋道人之建安》通过一系列生动、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友人即将前往的建安之地的深情描绘和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全诗不仅表达了对建安独特自然美景的喜爱,同时也蕴含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以下是对其艺术特色的赏析:
1. **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诗中“惊蓬偶驻知多幸,断雁重联惬素期”描绘了蓬草偶然停下,大雁再次联袂飞过,营造了一种偶遇的惊喜与期待的氛围,暗示了作者对建安之美的初步感知与向往。
2. **具体意象的使用**:如“当户小山如旧识,上墙幽藓最相宜”中的“小山”与“幽藓”,不仅展现了建安地区的自然环境,也暗示了作者对这种自然景观的熟悉与喜爱,更透露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3. **情感的渗透**:通过“清风不去因栽竹,隙地无多也凿池”描绘了建安之地的清新与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前往的环境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未来的宁静生活的祝福。
4. **对友人的关怀与思念**:“更喜良邻有嘉树,绿阴分得近南枝”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新环境的美好祝愿,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离别之情,期待友人能够在新的地方找到如绿树般茂盛的友谊与生活的支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绘和对友人深切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建安之美的赞美和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自然、友情和未来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