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 chū hé è zhōu biān láng zhōng jiàn jì
正初和鄂州边郎中见寄
zhuó jiǔ wéi lú jiǔ chóu jīn mò zì zēng |
酌酒围炉久 愁襟默自增 |
cháng nián féng suì mù duō bìng jiàn bīng xīng |
长年逢岁暮 多病见兵兴 |
yè sè kāi tíng liáo hán wēi rù yàn bīng |
夜色开庭燎 寒威入砚冰 |
tāng shī wú bié niàn yín zuò yī dēng níng |
汤师无别念 吟坐一灯凝 |
《正初和鄂州边郎中见寄》古诗词释义:
徐铉的这首《正初和鄂州边郎中见寄》通过描绘初冬时节的一幅场景,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和复杂的心境。我们可以逐句理解诗意:
1. **酌酒围炉久,愁襟默自增**:诗句描绘的是诗人与友人围坐在炉火旁饮酒的情景。虽然饮酒以助兴,但愁绪却悄然滋生,愈发浓重。这句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闷,并不因外在的欢聚而减缓。
2. **长年逢岁暮,多病见兵兴**:诗人通过“长年”和“岁暮”这样的词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年岁增长所带来的心境变化。同时,“多病见兵兴”暗示了国家正处于战乱之中,疾病与战争交织在一起,增加了诗人的忧心和焦虑。
3. **夜色开庭燎,寒威入砚冰**:夜色降临,庭燎(室外的火把或火炬)被点燃,照亮了夜晚的庭院。然而,寒意侵入了砚台的冰,象征着即使在寒冷的夜晚,诗人的内心也像被冰封一样,无法获得温暖。这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冷寂。
4. **汤师无别念,吟坐一灯凝**:这句中“汤师”可能是指一个诗友或老师,也可能是诗人自我指称。在汤师面前,诗人没有其他的想法,只是静静地坐着,凝视着一盏孤灯。这里通过静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静谧的氛围中沉浸在思考与创作中的状态,或许在寻找心灵的慰藉,或是在反思自己与世界的关联。
整首诗通过具体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年华老去、国家动荡和个人疾病等多重压力下的复杂心境,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仍试图寻找内心平静与情感寄托的努力。
《正初和鄂州边郎中见寄》古诗词赏析:
徐铉的这首《正初和鄂州边郎中见寄》是唐代诗人赠答诗的典范,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以及对时局的忧虑。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题目解析**:“正初和鄂州边郎中见寄”表明这是一首应和之作,即徐铉在收到鄂州边郎中寄来的诗后,所作的回应。诗歌标题就暗示了其作为回应诗的特点,通过题目可以大致感知到诗中蕴含的情感脉络和创作背景。
2. **情感抒发**:首句“酌酒围炉久,愁襟默自增”以酒和炉为载体,描绘了诗人独自饮酒取暖的场景,通过“久”字和“愁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第二句“长年逢岁暮,多病见兵兴”进一步深化情感,表达年岁已高、疾病缠身的诗人,在岁末之时,面对战争的兴起,感到更加沉重的忧患与无奈。这种情感的叠加,使得诗的氛围更加沉郁。
3. **景物描绘与情感融合**:“夜色开庭燎,寒威入砚冰”描绘了冬夜的景象,通过“庭燎”(室外的火炬)和“砚冰”(寒气使得砚台结冰)的形象,不仅营造了寒冷、寂静的环境,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环境的严酷。这些景物描写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相连,进一步强化了作品的抒情色彩。
4. **结语与情感的凝练**:“汤师无别念,吟坐一灯凝”是对全诗情感的凝练。在这句话中,诗人以“汤师”自喻,表明自己在此时此刻的内心状态,犹如在昏暗的灯下静静地吟诵,无他念,只有对战争与个人命运的深深思考。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也展现了他的坚定与自我反省。
综上所述,徐铉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巧妙的景物描绘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面对战争和年老疾病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