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lǐ bù pān shàng shū zhì shì hái jiàn ān
送礼部潘尚书致仕还建安
chuāng wài xū míng xuě zhà qíng yán qián chuí liū jǐn chéng bīng |
窗外虚明雪乍晴 檐前垂溜尽成冰 |
cháng láng wǎ dié xíng xíng mì wǎn yuàn fēng gāo cùn cùn zēng |
长廊瓦叠行行密 晚院风高寸寸增 |
yù zhǐ zhà niān zān shàng kuì jīn jiē shí zhuì qìng nán shèng |
玉指乍拈簪尚愧 金阶时坠磬难胜 |
chén cān kān xǐng cáo cān jiǔ zì hèn kōng cháng bìng bù néng |
晨餐堪醒曹参酒 自恨空肠病不能 |
《送礼部潘尚书致仕还建安》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送礼部潘尚书致仕还建安》是南唐诗人徐铉所写,表达了对潘尚书退休返家的不舍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潘尚书人品与成就的赞誉。接下来,我们将逐句解释诗文意思:
1. **窗外虚明雪乍晴**:窗外的天空在雪后刚刚转晴,阳光透过薄雪照耀,显得格外明亮。这一句描绘了冬日初晴的景象,为整个诗营造了肃穆而又略带感伤的氛围。
2. **檐前垂溜尽成冰**:屋檐上的融雪结成了冰,悬垂下来。这里的“垂溜”指的是从屋檐滴落的水,因气温低而结成冰。通过描绘冰凌,进一步强调了冬季的寒冷与静谧。
3. **长廊瓦叠行行密**:长长的走廊上,瓦片密密排列,给人一种整齐而又庄严的感觉。这一句通过长廊与瓦片的描写,隐含了对潘尚书过去在朝堂上的辛勤工作与高尚品德的赞美。
4. **晚院风高寸寸增**:傍晚的风渐渐变大,每一寸空气都似乎在增加寒冷的程度。这句话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述,也暗喻了时光流逝,以及对即将分别的不舍与留恋。
5. **玉指乍拈簪尚愧**:潘尚书手指细腻如玉,轻轻拿起头上的簪子,心中难免有愧疚。这里的“簪”常用于形容官员的仪容仪表,通过这一细节描绘,强调了潘尚书的风度与身份。
6. **金阶时坠磬难胜**:金阶上有时坠落的磬声难以承载,这里使用象征性的手法,比喻潘尚书功勋卓著,声名显赫,即使是金阶也难以承受其重量。这句话进一步颂扬了潘尚书的成就与威望。
7. **晨餐堪醒曹参酒**:晨起的餐食能让人想起曹参酒,这是一种具有历史典故的酒,常用来形容宴席的盛宴。这句话暗示了潘尚书过去在朝堂上的宴席和庆功时刻,也表达了对潘尚书即将退休后生活宁静的期待。
8. **自恨空肠病不能**:我自恨不能拥有空荡的肠胃,用以比喻诗人希望拥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以表达对潘尚书离别的感慨与不舍。这里的“空肠”象征着空虚与渴望,传达出诗人对潘尚书离开的深切情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隐喻,表达了对潘尚书功绩、品格以及即将别离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回忆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待。
《送礼部潘尚书致仕还建安》古诗词赏析:
徐铉的这首诗《送礼部潘尚书致仕还建安》通过描绘一幅冬日清冷的景致,寄寓了对潘尚书即将退休返回建安的感慨和祝福。全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展望。以下是逐句赏析:
1. **窗外虚明雪乍晴,檐前垂溜尽成冰**。开篇以冬日雪后的景象起笔,窗外的雪已停,天空明朗,而檐前的雪水凝结成了冰,描绘出一幅寂静而寒冷的冬日画面。这既渲染了环境,也为后文的情绪定下了基调。
2. **长廊瓦叠行行密,晚院风高寸寸增**。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移到了长廊和晚院,强调了冬日夜晚风声的清晰和寒冷的加重。通过“密”和“寸寸增”这两个词语,生动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寒冷的渐进,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3. **玉指乍拈簪尚愧,金阶时坠磬难胜**。这两句以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主人公面对即将别离的复杂心情。主人公或因自己对潘尚书的礼物(“簪”)不够精美而感到羞愧,或在金阶上捧着沉重的乐器(“磬”)时感到难以承受,都体现了对潘尚书的尊重与敬仰,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感慨。
4. **晨餐堪醒曹参酒,自恨空肠病不能**。最后两句以典故引申,将主题升华。提到“曹参酒”,源自《史记》中关于曹参善于饮酒养生的故事,这里用来比喻美好的生活享受。诗人表达了自己的遗憾,无法一同享受未来的美好生活,既是对潘尚书的祝福,也是对自己无法陪伴的遗憾。全诗在温馨而又略带伤感的气氛中结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易逝、人事无常的感慨,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