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ì tí shān tíng sān shǒu
自题山亭三首
yù shǐ xīn zhēng shí yǒu nián gù piāo qīng xù bàn chūn hái |
欲使新正识有年 故飘轻絮伴春还 |
jìn kàn qióng shù lóng yín quē yuǎn xiǎng yáo chí dài yù guān |
近看琼树笼银阙 远想瑶池带玉关 |
rùn zhú lái móu pù lǜ yě nuǎn suí bēi jiǔ shàng zhū yán |
润逐麳麰铺绿野 暖随杯酒上朱颜 |
cháo lái huā è lóu zhōng yàn shù qū gēng gē yǎ sòng jiān |
朝来花萼楼中宴 数曲赓歌雅颂间 |
《自题山亭三首》古诗词释义:
标题:自题山亭三首
首句“欲使新正识有年”表达的是诗人希望通过新年的庆祝活动让人们记住这一年的重要意义或特殊的事件,暗含着对年份的珍惜与期待。
第二句“故飘轻絮伴春还”描述的是轻柔的柳絮在春天回归时的景象,用以象征着新生和希望。在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这些轻絮飘扬,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第三句“近看琼树笼银阙”描绘了近处景象,诗人看到如玉树般的美丽景致环绕着像银色宫殿一样的建筑,给人一种庄严而高雅的感觉,象征着高贵和纯洁。
第四句“远想瑶池带玉关”则是通过想象远处的瑶池与玉关,隐喻着对理想之地的向往,或是对远方神秘美好的憧憬。瑶池常常被视为仙界的象征,玉关则可能指代边关,连接着内外世界。
第五句“润逐麳麰铺绿野”描述的是雨水滋润大地,麦田等作物在雨后显得更加生机勃勃,整个田野呈现出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这里的“麳麰”可能是指不同的谷物或庄稼,强调了雨水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第六句“暖随杯酒上朱颜”则转为描写人的情态,温暖的阳光或节日的气氛使得人们的面容显得红润而喜悦,杯中的酒也增添了几分欢愉。这里的“朱颜”特指红润的面容,象征着健康与欢乐。
最后一句“朝来花萼楼中宴,数曲赓歌雅颂间”描绘了清晨在花萼楼中举行宴会的情景,宾客们在宴会上以歌唱的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赞美,用“雅颂”来指代优雅的诗歌或乐曲,进一步强调了宴会的高雅和快乐氛围。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生活场景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界的赞美以及对人际交往中的温馨情感的描绘,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和高雅的艺术追求。
《自题山亭三首》古诗词赏析:
徐铉的这首《自题山亭三首》是其对自然景色和生活的诗意描绘,通过对山亭周围景色的细致观察与感受,融合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情厚意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诗中运用了一系列富有表现力的意象和描绘手法,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情感与宁静的美感。
1. **新正识有年,故飘轻絮伴春还**:这一句用“新正”(春节)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开始,春天到来的标志是轻柔的柳絮飘飞,它象征着新生和希望。这里以“故飘”二字赋予柳絮以生命,仿佛柳絮在主动迎接春天的到来,增加了诗的生动性与情感色彩。
2. **近看琼树笼银阙,远想瑶池带玉关**:这一句通过“琼树”、“银阙”、“瑶池”、“玉关”等华美词汇的运用,描绘了山亭周围景象的瑰丽与壮观。琼树(常指美树)、银阙(比喻清冷、高雅的宫殿)、瑶池(传说中的仙湖)、玉关(古代边关,此处泛指壮丽的边界风景),这些词汇交织在一起,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瑰丽,也暗含了人间仙境的意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超越现实的梦幻世界。
3. **润逐麳麰铺绿野,暖随杯酒上朱颜**: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活动联系起来。通过“润逐麳麰”描绘春雨滋润着田野,使田野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同时“暖随杯酒上朱颜”则表现了春日暖阳下人们举杯畅饮的喜悦之情,这里的“朱颜”既指人的红润脸色,也暗指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两者结合,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也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愉悦心情。
4. **朝来花萼楼中宴,数曲赓歌雅颂间**:这一句描述了早晨在花萼楼中举行的宴会,宴会上演奏了多曲高雅的乐曲,其中“赓歌”(连续歌唱)和“雅颂”(古代诗歌形式)的使用,既体现了宴会的高雅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对艺术和文化的热爱。整句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综上所述,徐铉的《自题山亭三首》通过丰富的自然景物和生动的人文活动,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和谐美的世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诗中的意象、比喻和情感交织,让读者仿佛亲身感受到了山亭周围春日的美好,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