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òu jué jù jì tí pí líng yì
又绝句寄题毗陵驿
wén jūn zhú mǎ xì pí líng shuí dào guàn fēng zì liù qīng |
闻君竹马戏毗陵 谁道观风自六卿 |
jīn rì shēng míng guāng jiù wù gòng kàn jīng pèi yōng shū shēng |
今日声明光旧物 共看旌旆拥书生 |
zhǎn jiāo qiáo xià xī yān bì shè hǔ tíng biān cǎo lù qīng |
斩蛟桥下溪烟碧 射虎亭边草路清 |
yīng niàn yán zhōng bèi lí hèn lǎo lái piān zhòng shí nián xiōng |
应念筵中倍离恨 老来偏重十年兄 |
《又绝句寄题毗陵驿》古诗词释义:
徐铉的这首绝句《又绝句寄题毗陵驿》诗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历史和时光变迁的感慨。以下是逐句解释:
1. **闻君竹马戏毗陵**:听说你(友人)在毗陵玩竹马游戏。这里用了“竹马”这个传统儿童玩具的典故,通常用来比喻童年,暗含对友人年少时快乐时光的回忆。
2. **谁道观风自六卿**:谁说只有高官才能亲自观察民风?“观风”是视察民情之意,这里借“六卿”(古代指高官)来表达,暗示友人虽非高官,却同样能观察民情,体现了诗人对友人能力的认可和对友人能力的期许。
3. **今日声明光旧物**:今天的名声与过去的物品一样耀眼。此句借物喻人,赞美友人今日的名声如同过去的物品一样闪耀,寓意友人成就卓著,受到人们敬仰。
4. **共看旌旆拥书生**:我们一起看着(你的)旌旗围绕着书生(你)。这里通过“旌旆”(古代帝王或高官出行时的仪仗)和“书生”(指有学问的青年),展现友人地位的高升和才华的彰显,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荣耀的喜悦与祝福。
5. **斩蛟桥下溪烟碧**:在斩蛟桥下,溪水烟雾缭绕,一片碧绿。这里用了“斩蛟”典故,指通过智慧或勇气解决问题。同时,“碧绿”一词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美,也象征着友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6. **射虎亭边草路清**:在射虎亭旁,道路草木葱郁,景色清幽。射虎亭的典故象征着勇猛与勇敢,与斩蛟桥的智慧和勇气形成呼应,展现了友人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勇毅与智慧。
7. **应念筵中倍离恨**:应该记住宴会上的离别之苦。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分别的不舍,以及对相聚时光的怀念。
8. **老来偏重十年兄**:年老时反而更加珍视与你(兄长)共度的十年时光。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过去的时光和友情更加怀念和感激。
《又绝句寄题毗陵驿》古诗词赏析:
徐铉的这首《又绝句寄题毗陵驿》充满了深情与历史的厚重感。从标题“又绝句寄题毗陵驿”可以看出,这不仅是对毗陵驿的赞美,也是对某位或某些人物的怀念和寄托。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1. **闻君竹马戏毗陵**:首句通过“君”字,展现出对某位或某一群人的亲切称呼,暗示着他们与毗陵的特殊联系。这里的“竹马戏”,用的是儿童以竹棍代马嬉戏的典故,象征着活泼、纯真与朝气,同时也隐含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年轻活力的向往。
2. **谁道观风自六卿**:这一句借用典故,将毗陵的风貌与古代高官的风范相联系,暗含对毗陵历史文化的崇敬之情。六卿是中国古代的官职名,此处可能暗示毗陵的历史文化之深厚,让人们在欣赏毗陵风光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3. **今日声明光旧物**:此句直接赞美毗陵现今的光辉,与旧物的联系表明了历史的延续与变迁,旧物的光辉仍在今日得到传承和发扬,体现了对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高度肯定。
4. **共看旌旆拥书生**:通过描绘场景,展现了一幅书生们簇拥在旌旗下的画面,象征着知识的传承与培养。这里的“书生”不仅指具体的个人,也代表了知识、文化与教育,表明毗陵不仅是风景秀丽之地,更是一个孕育文化、培养人才的宝地。
5. **斩蛟桥下溪烟碧,射虎亭边草路清**:这两句通过描绘具体的景物——碧绿的溪流、清静的小路,以及斩蛟桥、射虎亭这些充满故事与历史感的地名,不仅展现了毗陵自然环境的美丽,也隐含了毗陵历史文化的丰富与深厚,暗示了这里曾发生过许多传奇故事。
6. **应念筵中倍离恨,老来偏重十年兄**: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某位或某些人物的深深思念与离别之痛。这里的“筵”可能指的是宴会,而“十年兄”则可能是对某位年长的兄弟或长辈的称呼,强调了与之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分别后的思念之情。尤其在“老来”这个时间点上,表达了对年长者情感的重视,以及对过去岁月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毗陵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人文情感,展现了一幅既美丽又富含历史底蕴的画面,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