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xí yǔ dù mù zhī tóng yǒng
妓席与杜牧之同咏
shā niǎo fú hái méi shān yún duàn fù lián |
沙鸟浮还没 山云断复连 |
— — gāo lí shǐ zhào chuān bō dǐ yuè |
——高丽使 棹穿波底月 |
chuán yā shuǐ zhōng tiān — — jiǎ dǎo |
船压水中天 ——贾岛 |
juǎn qī bǎi jiǔ shí èr |
卷七百九十二 |
《妓席与杜牧之同咏》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由唐代著名诗人贾岛所作,与杜牧同咏。全诗描绘了水面上的自然景观和行船的情景,字里行间充满了诗人的哲理思考。以下是逐句解释:
1."沙鸟浮还没, 山云断复连," - 一开始,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动态的自然画卷。"沙鸟"指的是停落在沙滩上的鸟儿,它们在天空中时而出现,时而消失,形象地描绘了鸟儿在沙滩上自由飞翔的情景。"山云"则是指远处山间的云雾,它们忽隐忽现,断续连贯,表现了云雾随风飘动的动态美。
2."高丽使, 棹穿波底月, 船压水中天," - 这句诗描绘了远处一行驶的船只,其景象富有浪漫主义色彩。"高丽使"可能指的是前往或从高丽(古代朝鲜半岛国家)来的使者。"棹穿波底月",船桨在水波中划过,仿佛划破了水面下的月亮,这里的月亮比喻为水底的倒影,形象地展示了水的清澈和月亮倒映在水中的景象。"船压水中天"则指的是船只在水中行驶时,仿佛压在了水面上的天空之上,进一步表现了水的平静和船只的行驶姿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行船情景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通过高丽使的引入,也展现了诗人对异域文化的关注与想象。
《妓席与杜牧之同咏》古诗词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妓席与杜牧之同咏》是一首描绘了妓席之上与杜牧共同咏诗的情境以及户外自然风光的结合体。全诗虽然仅四句,却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有人文情谊的体现。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 **自然景观的描绘**:“沙鸟浮还没, 山云断复连”。这两句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江边的景象。沙鸟时隐时现,仿佛在空中自由翱翔,而山云则断断续续,或连或断,表现出自然界中云彩变化莫测的美。这些描写不仅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动态的画面,也暗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流动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与壮丽。
2. **对比与联想**:“高丽使, 棹穿波底月, 船压水中天”。这两句通过高丽使(暗示不同文化背景的使者)的船只行进,巧妙地运用了“波底月”和“水中天”的比喻,既描绘了船只穿越水面上月光倒影的景象,也隐喻了诗人在妓席与杜牧同咏时心灵的穿越与提升,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这样的对比与联想,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3. **人文情谊的体现**:在自然风光的描绘中,融入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特别是与杜牧同咏的情境。虽然没有直接写出与杜牧互动的具体内容,但通过“妓席”这一背景,可以想象到诗人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或交谈诗文,或互相启发,共同创作的场景。这种人文情谊的体现,使得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还传递了诗人们之间深厚的艺术情谊。
4. **整体风格**:整首诗风格清新脱俗,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又融入了人文情感的细腻描绘,给人以美的享受。贾岛的诗歌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刻的意象和独特的视角,赢得了后人的喜爱。
综上所述,贾岛的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巧妙结合,展现了一幅既美丽又富有深意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