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dá xú guǎng shū sì wèn

答徐广叔四问

作者:灵澈 
rì rì ài shān guī yǐ chí     xián xián kòng dù shào nián shí
日日爱山归已迟   闲闲空度少年时
yú shēn dìng jì lín zhōng lǎo     xīn yǔ zhǎng sōng piàn shí qī
余身定寄林中老   心与长松片石期

《答徐广叔四问》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由唐代诗人灵澈创作的诗,作者通过四句话表达了其对生活、年龄、自然以及内心的追求与态度。让我们逐句解析这首诗的意思:

1. **日日爱山归已迟, 闲闲空度少年时**: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每天深爱着山林,但回归的时间总已过晚,由此反映出他将大量时间投入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之中,以致于在年轻的时候,他并没有充分利用这段时光去追求其他可能的目标或责任。这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 **余身定寄林中老**:
这句话暗示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晚年生活有着明确的规划和期待,即“余身”(晚年)将“寄”于林中(自然之中),意指他渴望在晚年能够完全融入自然,与山林为伴,度过余生。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晚年生活的一种理想化构想。

3. **心与长松片石期**:
最后一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内心的愿景。在这里,“心”代表了诗人的灵魂或精神追求,而“长松”和“片石”则是自然界的象征,分别代表坚韧与稳重。诗人的心愿是与“长松”(坚韧的象征)和“片石”(稳重的象征)相期,意即他希望自己的内心能够像长松一样坚韧,像片石一样稳重,能够经受住生活的考验,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爱、对年轻时光的追忆、对晚年生活的期待,以及对内心坚韧与稳重的追求,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命哲学和自然情怀。

《答徐广叔四问》古诗词赏析:

《答徐广叔四问》是唐代诗人灵澈所作的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诗。该诗通过回答对方关于生活、追求与个人命运的四个问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与对自然的向往。下面我们来逐句赏析:

1. **日日爱山归已迟,闲闲空度少年时。**
- 这两句是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首句“日日爱山归已迟”表明诗人日常对山的喜爱与向往,但归山的时间总是来得迟,暗含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次句“闲闲空度少年时”则是在慨叹那些宝贵的少年时光被无意义的忙碌所浪费,未被充分利用去追求内心的渴望和爱好,有一种遗憾和反省之意。

2. **余身定寄林中老,心与长松片石期。**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未来愿望。前半句“余身定寄林中老”意味着诗人打算在晚年之时,将自己与自然紧密相连,过一种隐逸的生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暗示了诗人对宁静与自然的向往。后半句“心与长松片石期”则进一步说明了诗人的内心追求与大自然的元素(长松与片石)相契合,表现出诗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渴望,以及与自然界的深层情感联系。这里“长松”象征着坚毅与长久,“片石”则是隐喻的孤独与安静,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在追求精神与物质双重满足下的独特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个人的反思与未来的期许,表达了对人生、自然、内心平静与简单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向往。诗中流露出的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都让人深思。灵澈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对生命真谛的深刻理解。

灵澈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