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áo sǒu
樵叟
wǒ ài lǐ jǐng bó nèi yàn zhí liáng guī |
我爱李景伯 内宴执良规 |
jūn chén dào zhāo zhāng tiān yán zhōng xī yí |
君臣道昭彰 天颜终熙怡 |
dà bǒ pà qīng fēng kāng bǐ liáo luàn fēi |
大簸怕清风 糠秕缭乱飞 |
hóng lú pēng wǔ jīn huáng jīn zhōng zì qí |
洪炉烹五金 黄金终自奇 |
dà zāi wèi zhōng chén shě cǐ hé suǒ zhī |
大哉为忠臣 舍此何所之 |
《樵叟》古诗词释义:
贯休的《樵叟》诗实际上并未直接以“我爱李景伯”作为标题,它是一首赞美隐士生活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各段的逐句解释:
1. **群动遗尘表,山中亦有高人**。—— 群山之中隐藏着隐士,他们远离尘世的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2. **扬眉青嶂里,倒履白云隈**。—— 隐士在青翠的山峦中抬头仰望,他随意地踏入云雾缭绕的山间,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姿态。
3. **焚香在石室,煮茗当烟霞**。—— 隐士在石室中焚香,享受着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时光;煮茗时,周围的烟霞仿佛成为茶香的一部分,更添一份幽静与雅致。
4. **朝餐或榛栗,暮食或果蔬**。—— 隐士的饮食极为简单,早晨有时以榛子、栗子等山中果实为食,傍晚则或以野果充饥,生活朴素而自在。
5. **林下乘风日,泉声入枕屏**。—— 在林荫下乘凉,与微风共舞;泉水的潺潺声仿佛悠扬的音乐,轻轻拂过枕头,为夜晚平添了几分宁静与温馨。
6. **松月夜相照,石泉寒更清**。—— 月光透过松树的缝隙,洒在地面上,与松树的影子相互映照;而深山中的泉水,在夜晚的寒气中显得更加清澈,增添了夜的神秘与宁静。
7. **道骨清如鹤,诗心丽似花**。—— 隐士的气质如同鹤般清雅脱俗,心灵如同花朵一般美丽而多姿,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8. **烟霞恋闲逸,林泉乐生涯**。—— 烟霞和山水似乎都对隐士的闲逸生活恋恋不舍,林泉也似乎在诉说着他对隐居生涯的喜爱与满足。
9. **世路多歧路,名山可为家**。—— 世间的道路充满了变数和挑战,但对于隐士而言,名山大川可以成为他们心灵的归宿和生活的舞台。
通过这首诗,贯休描绘了一位远离尘世、寄情山水的隐士形象,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事纷扰的超脱态度。
《樵叟》古诗词赏析:
贯休的《樵叟》并非直接引用的诗作,而是直接引用了其他人的作品。他所引用的这首诗出自唐朝杜甫的《赠李十五丈别》。接下来,让我们深入赏析杜甫的这首诗《赠李十五丈别》。
杜甫在诗中对友人李景伯的品质与德行表达了深深的敬仰。他首先提到对李景伯的喜爱,赞美他在内廷宴会时能秉持正确的道德规范,君臣之间关系和谐,天颜也因之而显得更加和煦愉快。接着,诗人通过“大簸清风”、“洪炉烹五金”的比喻,进一步赞扬李景伯的忠诚与高尚,就如同大簸清除糠秕,留下珍贵的清风;洪炉中熔炼五金,最终都能成为价值不菲的黄金。这象征着李景伯在是非分明、品质甄别中始终保持了自己高尚的品德。
“大哉为忠臣,舍此何所之”这句诗表达了杜甫对李景伯忠诚品质的高度评价。他认为,作为一个忠诚的臣子,李景伯选择的道路是无比正确的,他在世俗中并不追求其他,而是专注于维护君臣之道与道德准则。通过这首诗,杜甫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崇敬,也传达了对于忠诚、道德与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
总之,《赠李十五丈别》是杜甫对于忠诚与高尚品德的一种颂扬,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具有深刻的道德与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