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chūn shān xíng

春山行

作者:贯休 
qiáo fù mào jī dài chén tǔ     zì yán yī shēng kǔ hán kǔ
樵父貌饥带尘土   自言一生苦寒苦
dān tóu dān gè chì cí yīng     xié yáng dú lì méng lóng wù
担头担个赤瓷罂   斜阳独立蒙笼坞
juǎn bā bǎi èr shí jiǔ
卷八百二十九

《春山行》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描写山行时遇到的樵夫形象的古诗,作者贯休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在山间劳作的樵夫形象,同时表达了对劳动人民艰辛生活的深切同情。下面对这首诗进行逐段解释:

1. **樵父貌饥带尘土**: 这句描述了樵夫的外貌特征——面色饥黄,满身尘土。这暗示了樵夫生活的艰苦,长期在户外劳作,饱受风霜雨雪的侵袭,生活条件简陋。

2. **自言一生苦寒苦**: 樵夫自己诉说他的一生充满了辛劳和痛苦。这不仅是身体上的劳累,也包括精神上的压力,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不易。

3. **担头担个赤瓷罂**: “赤瓷罂”指的是用红色陶土制成的陶罐。在句子中,它被用来形容樵夫肩上的担子,暗示樵夫的工作是肩挑重物,这进一步说明了他的劳动之艰辛。

4. **斜阳独立蒙笼坞**: 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场景的变化。夕阳西下,天色渐暗,樵夫独自站在被山林环绕的山谷中。这样的画面既渲染了氛围,也衬托出人物的孤独与劳作的漫长。

5. **卷八百二十九**: 这句话的含义不明确,可能是指这本书的编目号,也可能是一个术语或特定的引用,对于理解整首诗的意义影响不大。在解读诗的内容时,可以忽略这句话,专注于前四句的描述。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在山中劳作的樵夫形象,不仅展现了他艰苦的日常生活,还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诗中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一幅自然与人性交织的画面,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壮美,也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不易与坚韧。

《春山行》古诗词赏析:

贯休的《春山行》通过对一位樵夫的描绘,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层次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这首诗不仅关注于人物的外在形象,更深入揭示了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他们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人物形象的刻画**:诗中描述的樵夫“貌饥带尘土”,既表现了其生活的艰辛,也预示了他内心的坚韧与独立。这种外在的“饥”和“尘土”,是其劳作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暗示着他对生活不屈服的态度。

2. **情感的深度**:“自言一生苦寒苦”这句话直接表达了樵夫对生活的感慨,充满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与反思。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生命中艰苦经历的共鸣,体现了人类共有的生存挑战与克服困难的勇气。

3. **自然环境的描绘**:“担头担个赤瓷罂,斜阳独立蒙笼坞”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樵夫劳作的场景,还通过“赤瓷罂”与“斜阳”、“蒙笼坞”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赤瓷罂可能是用来盛水或食物的器皿,而“斜阳”与“蒙笼坞”则暗示着一天即将结束,自然界的柔和之美与时间的流逝感。

4. **情感与自然的融合**:贯休通过这种对人物和自然环境的描绘,不仅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表达了对生活质朴美好的追求。这种融合不仅在视觉上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也在情感上激发了读者对生活本质的思考。

总之,贯休的《春山行》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描绘了自然风光,传达了深刻的情感与哲思。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人性深刻的洞察和理解,是唐代诗歌中极具艺术魅力的作品之一。

贯休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