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ǐ hú zi
水壶子
qiǎn bó suī wán pǔ qí rú jìn bǐ duān |
浅薄虽顽朴 其如近笔端 |
dī xīn méng rùn jiǔ rù xiá gèng shēn ān |
低心蒙润久 入匣更身安 |
yīng niàn yán mó kǔ wú wéi wǎ lì kàn |
应念研磨苦 无为瓦砾看 |
tǎng rán rén bù qì hái kě bǐ láng gān . |
傥然仁不弃 还可比琅玕. |
《水壶子》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名为《水壶子》,由唐代诗人贯休所作。诗中借水壶子表达了一种谦逊、坚韧与期待被珍视的情感。下面逐句解释其意思:
1."浅薄虽顽朴,其如近笔端" - 虽然我显得粗陋和质朴,但靠近文人的笔端时,我愿意展现出自己的价值。这里用“水壶子”自比,表明即使自身条件有限,但仍愿意接近文化、知识的中心。
2."低心蒙润久,入匣更身安" - 以低的姿态接受文人的润泽,待时间长了,当我被放入匣子时,会感到更加的安全和满足。此句强调了谦卑的态度与等待被接纳的过程,同时表达了被保护与安心的期望。
3."应念研磨苦,无为瓦砾看" - 应该记住,我曾经历磨难和努力,不应被当作无用的瓦砾来看待。这里表达了水壶子虽受过苦,但仍期待被公正地看待,不希望因自己的过去而被低估。
4."傥然仁不弃,还可比琅玕" - 倘若有人以仁慈之心接纳我,我或许可以与美玉(琅玕,一种宝石)相媲美。此句表达了对获得公正评价和重视的渴望,暗示自己虽出身平凡,但有潜力被发掘并得到赏识。
整体来看,贯休在这首诗中以水壶子自喻,通过其自省和期待,表达了个人对于知识、文化以及自我价值的探索与追求,同时也表现了对于不被误解、获得公平对待的渴望。
《水壶子》古诗词赏析:
贯休的这首诗《水壶子》通过对水壶子这一物象的细致描绘和寓意的探讨,展现出了一种深沉而哲理的意境。诗中通过水壶子的形象,反映了作者对物品、人生价值以及社会意义的思考。
1. **浅薄虽顽朴,其如近笔端**:这句话开始就点明了水壶子的特质——看似简单、朴素,但在诗人的笔下,却能展现出深邃的内涵。这里暗示了价值并非仅仅由外在的华丽所决定,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往往能被理解其内在之美。
2. **低心蒙润久,入匣更身安**:水壶子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即使处于低谷,但经过长久的滋润,变得更加珍贵。入匣后,它得到了保护,象征着在社会或文化体系中找到归属感和价值。这反映了人或物品在经过沉淀和保护后,能够焕发新的光彩。
3. **应念研磨苦,无为瓦砾看**:这句话强调了水壶子的制作过程是艰辛的,正如任何有价值的事物,都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和时间的磨砺。它告诫人们不要轻易将有价值的事物视为无足轻重,应该尊重和珍惜。
4. **傥然仁不弃,还可比琅玕**:傥然代表了不轻易放弃的态度,即使在困难和不理解面前,也要保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尊重。琅玕在这里象征着珍贵的玉石,代表了水壶子即使在不被理解或被忽视的情况下,其内在的价值依然存在,如同珍贵的玉石一样,即使在暗处也光彩夺目。
整体而言,贯休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价值判断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那些看似平凡但具有内在价值之物的尊重和赞美。诗中充满了对时间和耐心的颂扬,以及对人与物品之间关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