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qiū jū jì wáng xiāng gōng sān shǒu

秋居寄王相公三首

作者:贯休 
xíng xíng fāng cǎo xiē     tán dǎo yè fēn fēn
行行芳草歇   潭岛叶纷纷
shān sè lù wú jìn     zhēn shēng kè qiáng wén
山色路无尽   砧声客强闻
cán yáng yào jí yě     hēi shuǐ jìn kōng fén
残阳曜极野   黑水浸空坟
nà dé wú xiāng sī     qián chéng rù chǔ yún
那得无乡思   前程入楚云

《秋居寄王相公三首》古诗词释义:

贯休的《秋居寄王相公三首》的这四句诗,表达了作者在秋季居处时的内心情感和对远方的思念,这里逐段解释其意思:

1. **行行芳草歇, 潭岛叶纷纷**:
- **行行芳草歇**:作者在前行的路上,看到往日充满生机的草地已不再繁盛,暗示秋季的到来,自然界的景象由绿转黄,似乎在宣告季节的更替。
- **潭岛叶纷纷**:在池塘和小岛旁,落叶飘扬,营造出秋日特有的景象。这里的“纷纷”一词,描绘了落叶如雪片般飘落的情景,给人以沉寂和萧瑟之感。

2. **山色路无尽, 砧声客强闻**:
- **山色路无尽**:诗人行走于山间,面对着连绵不绝的山色,感到路似乎没有尽头,既展示了自然的辽阔,也暗示了旅途的漫长和孤独。
- **砧声客强闻**:在这样宁静的环境中,远处传来捣衣的砧声。捣衣是古人制作衣物的过程,砧声常被用来形容异乡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人即使不情愿,也不得不听闻这令人心生怀乡之情的声音。

3. **残阳曜极野, 黑水浸空坟**:
- **残阳曜极野**:夕阳西下,余晖洒满广阔的田野,这样的景象既美又悲,象征着一天即将结束,也预示着夜晚的来临。
- **黑水浸空坟**: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看到了远处的墓地,黑水(可能是指河流或池塘)映照着空无一人的坟墓,营造出一种凄凉和肃穆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死亡的感慨。

4. **那得无乡思, 前程入楚云**:
- **那得无乡思**: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下,诗人自然会涌起思乡之情,无法避免。乡思是指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是游子在异乡时普遍产生的情感。
- **前程入楚云**:最后,诗人展望前方,似乎在思考自己的未来之路。这里的“楚云”可能象征着远方的故乡或更加遥远的未来,表达了诗人对未知前程的思考和对未来充满期待与不安的心理状态。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融合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一种深沉的乡愁和对未知命运的感慨。

《秋居寄王相公三首》古诗词赏析:

《秋居寄王相公三首》是贯休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王相公的思念之情。贯休的诗风格独特,善于运用自然景色来抒发内心情感,这首诗也不例外。

首句“行行芳草歇”以动态描绘的方式,展现出秋天里芳草凋零的景象,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同时也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深沉、略带哀愁的氛围。

接下来的“潭岛叶纷纷,山色路无尽,砧声客强闻”,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日的潭水、岛屿、山色与道路,以及远处传来的人声。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蕴含着诗人对远方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以及在旅途中难以避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残阳曜极野,黑水浸空坟”,这两句进一步加深了画面的哀愁氛围。夕阳照耀在广阔的原野上,黑水(可能是河流或湖泊)倒映着空坟,这一景象既美丽又令人感伤,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岁月的无情。这里,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逝去岁月和生命的深深感慨,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最后的“那得无乡思,前程入楚云”,直抒胸臆,点明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在漫漫旅途中,面对未知的前程和遥远的楚地(可能指的是友人所在之地),诗人不禁思乡,这种情感既是个人的,也是普遍的,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贯休的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结合了个人情感与思考,不仅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

贯休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