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hán shí jiāo wài

寒食郊外

作者:贯休 
cháng yì néng yín yī     fáng lián gǔ dì xū
常忆能吟一   房连古帝墟
wú duān duō wǔ wù     wéi wǒ dú zhī qú
无端多忤物   唯我独知渠
bìng yù náng kōng hòu     shén qīng mù luò chū
病愈囊空后   神清木落初
zhǐ yīn fēng huǒ qǐ     shū zhá zì zī shū
只因烽火起   书札自兹疏
qīng fēng jiāng shàng yuè     shuāng sǎ yuè zhōng zhēn
清风江上月   霜洒月中砧
dé jù xiān chéng fú     wú rén zhī cǐ xīn
得句先呈佛   无人知此心
jì liáo cóng guǐ chū     cāng cuì dào mén shēn
寂寥从鬼出   苍翠到门深
wéi yǒu shuāng fēng sì     shí shí dú qù xún
惟有双峰寺   时时独去寻

《寒食郊外》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寒食郊外》是唐代诗人贯休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段解释:

**常忆能吟一, 房连古帝墟,**
这句诗回忆起诗人过去的时光,那时候他能在房中吟诗,他的住所靠近古代帝王的坟墓。这里通过描写诗人与古迹的联系,暗示了他对历史文化的深深兴趣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无端多忤物, 唯我独知渠,**
“无端多忤物”描述了诗人与周围事物或人之间发生的种种冲突或不和。然而,“唯我独知渠”则强调只有诗人自己清楚这些冲突的根源,暗含着诗人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感到孤独或被误解。

**病愈囊空后, 神清木落初,**
经过病愈,诗人的财务可能有所紧缩,但“神清木落初”表达了一种心境的清新,仿佛秋天树木落叶之后的新鲜。这里可能暗示了经过困境后的内心平静和重新开始。

**只因烽火起, 书札自兹疏,**
“烽火起”可能象征战争的爆发或某种紧张局势的加剧,这导致诗人的书信交流变少。“书札自兹疏”表达了诗人在这种动荡时期与外界联系的减少,可能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或避世的心态。

**清风江上月, 霜洒月中砧,**
描绘了一幅江边月夜的宁静景象,清风拂过江面,月光照在江面上,霜在月下的砧板上洒落。这样的场景给人以清冷而祥和的感觉,可能寓意着诗人内心的纯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得句先呈佛, 无人知此心,**
“得句先呈佛”意味着诗人得到诗作时,首先想到的是向佛祖分享,表达了他对佛学或宗教的信仰。然而,“无人知此心”则显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想法或许并未得到理解或共鸣,可能反映了诗人感到的孤独。

**寂寥从鬼出, 苍翠到门深,**
“寂寥从鬼出”可能是指诗人在寂静中听到鬼声或感受到了某种超自然的氛围,这里营造出一种幽静和神秘的氛围。而“苍翠到门深”描绘了门后一片苍翠的景象,既可能是一种自然界的美好景象,也可能是诗人理想中宁静安详生活的象征。

**惟有双峰寺, 时时独去寻**
“双峰寺”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寺庙,诗人经常独自去探访。“时时独去寻”表达了诗人对精神寄托和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寺庙及其所代表的信仰的深切依恋。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宗教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动荡时代中寻求内心平静和精神寄托的渴望。

《寒食郊外》古诗词赏析:

贯休的《寒食郊外》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的寒食节郊外游历与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场景和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追求和对自然的深切感悟。

首句“常忆能吟一”,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怀旧之情,与“古帝墟”的联系暗示了诗人对过往时代的怀念,以及对那些难以忘怀的、充满诗意的瞬间的留恋。

“无端多忤物,唯我独知渠”两句表现了诗人的性格特点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在“多忤物”的环境中,诗人保持了独立的自我,选择了“独知渠”的态度,这反映出他既不受外界影响,又能保持自我认知的坚定。

“病愈囊空后,神清木落初”描绘了诗人康复后的清新心境与初秋时大自然的景象相互映照的场景。这里的“囊空”既可理解为经济上的贫困,也隐含着精神上的清贫,但通过与自然的连接,诗人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净化,心灵变得更加澄明。

“只因烽火起,书札自兹疏”这一转折揭示了诗人与外界联系的断裂,烽火的爆发意味着动荡与战争,同时也象征着信息传播的中断,诗人的书信往来减少,与外界的联系变得稀疏,突显了个体在大变动面前的孤独与无助。

接下来的“清风江上月,霜洒月中砧”则转向自然描写,清风、江面、明月与霜露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凄美的画面,暗示了诗人在动荡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尝试。

“得句先呈佛,无人知此心”表现了诗人的宗教情怀与内心的孤独。在获得诗作灵感时,他首先想到的不是与世俗交流,而是呈给佛祖,表达了对宗教精神的依赖和寻求精神慰藉的愿望。

“寂寥从鬼出,苍翠到门深”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感,同时也暗含着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与追求,即便在寂寞的环境中,自然的苍翠之色也给予了诗人安慰与力量。

最后一句“惟有双峰寺,时时独去寻”收尾于对双峰寺的特别情结,它是诗人精神上的归宿,无论何时,总能给予他心灵的寄托与宁静。这句话也暗示了诗人即使在外界喧嚣与动荡中,内心仍保持着对精神家园的执着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贯休的《寒食郊外》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孤独、对精神追求的复杂情感,以及在动荡世事中寻求心灵平静与归宿的渴望。

贯休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