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tú zhōng féng zhōu pǔ

途中逢周朴

作者:贯休 
chūn sè mǎn sān xiāng     sòng shī hái gù xiāng
春色满三湘   送师还故乡
chuān xiá féng hēi y U     qǐ shí dé hóng jiāng
穿霞逢黑yU   乞食得红姜
dà huà zōng mén pì     gū chán hǎi shù liáng
大化宗门辟   孤禅海树凉
tǎng wèi xīn jù jì     jì wǒ yì hé fáng
傥为新句偈   寄我亦何妨

《途中逢周朴》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途中逢周朴》由唐代诗人贯休创作,通过对遇见好友周朴途中所见所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禅宗的思考。以下是对每一句的逐段解释:

1. **春色满三湘,送师还故乡**:春天的美景遍布三湘(湘江流域的三个湘字代表的是湖南地区),我送别一位法师回到他的故乡。这句表达了对即将离别的朋友的深情,以及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叹。

2. **穿霞逢黑yU,乞食得红姜**:在霞光中穿行,遇见了黑云;在讨饭时得到了红姜。这里的“黑yU”可能是指某种云彩或乌云,与前一句的霞光形成对比,暗示了旅途中的意外和变化。而“乞食得红姜”则是在旅途中的简单生活片段,象征着生活中的平常和坚韧。

3. **大化宗门辟,孤禅海树凉**:在广大的化育与转化的世界里,禅宗的门派逐渐开枝散叶,如海树般在凉爽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这句话既是在描述禅宗的传播与发展,也是对周朴禅修的赞美,比喻其修行如同海树般深入、广布。

4. **傥为新句偈,寄我亦何妨**:如果周朴能创作出新的诗句或禅歌,寄给我也无妨。这句话表达了对周朴作品的期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即便不在一起,也能通过文字来交流思想和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周朴的离别之情,以及对朋友修行、生活的关切与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禅宗及人生哲理的思考。

《途中逢周朴》古诗词赏析:

贯休的《途中逢周朴》是一首描绘在旅途中的偶遇与对禅宗思想深思的诗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文化的虔诚和深思,同时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宁静,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题目背景与情感基调

标题“途中逢周朴”简洁地揭示了这首诗的核心事件——在旅途中与周朴的偶遇。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沉静而深邃,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禅宗精神的探索和对友谊的珍惜。

### 首句分析

“春色满三湘,送师还故乡”,开篇即点明了时令与地点,春季生机勃勃,三湘之地,景色宜人。这不仅为后文描述的旅途增添了美好的背景,也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

### 中间四句分析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描绘了与周朴相遇时的情景。“穿霞逢黑yU,乞食得红姜”,这里运用了形象的比喻与细节描写,既展现了旅途中的奇遇,也暗示了禅宗修行中对事物的深刻洞察与超脱。黑yU与红姜的对比,不仅描绘了色彩鲜明的自然景象,也寓意着对黑暗与光明、痛苦与解脱的探索。

### 后四句分析

最后四句,诗人表达了对周朴禅宗修为的敬仰与渴望深入探讨的愿望。“大化宗门辟,孤禅海树凉”,展现了禅宗修行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暗示了周朴在禅宗领域的深刻造诣。同时,“傥为新句偈,寄我亦何妨”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更多禅学智慧的渴望与期待,希望与友人共享精神的探索与心得。

### 总结

贯休的《途中逢周朴》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禅宗的智慧,还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知识的渴望。这首诗以自然为背景,以禅宗为灵魂,展现了诗人的思考与情感,是一首富有哲理与美感的佳作。

贯休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